大师

        今日读到梁启超点校王阳明的《传习录集评》,才看到第一页引论,感觉到大师的功力。说到民国当时的教学青年“在实习方面论,在学校里养成空腹高心的习惯,与社会事情格格不入,到底成为一个书呆子,一个高等无业游民完事。”感叹,这不跟现今情况相类似吗?甚至也能从自己曾经年轻的身上找出相似的影子。

      以后读书还是尽量选择大师的书来读,一个人、一本书能穿越百年甚至千年而至今日,必有它的价值和道理。读书可以是百本略读取其广,更重要的是经典精读取其要啊。80%的智慧存在于20%的书中,在信息爆炸、各种著作等身的今天,甚至可以说98%的智慧存在于2%的书中。虽然说这样做很有可能遗漏了珍珠,但是在有限的生命中,这样的选择也不啻是有效率的方法了。

     没理由的又想到了统计学上的样本和方差。好吧,不知如何选择时就选择经典,选择大师来读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