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相互关系
《黄帝内经》中大量记载躯体疾病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如"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灵枢·邪容》)。
王充在《论衡》中更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提出:"五脏不伤则人智慧;五脏有病,则人荒忽,荒忽则痴愚矣。"(《论死》)而且还提出"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订鬼》)的躯体病理状态与病理心理的关系。
至于心理活动对躯体活动的影响方面,最显著的如《黄帝内经》中关于"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等的论述。
又如西汉《淮南子》一书中载有:"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应者何也,神去共守也。"这说明心理活动对感官的反作用。
王充也说:"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泄于目则见其形;泄于耳则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这些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说明心理活动对躯体活动的影响,这些躯体活动反过来又影响到心理活动。
本质
形神关系的本质是心物关系问题,即人的认识、心理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问题。
人的认识是否为与生具来的呢?
荀子曾提出认为感觉是外物接触感官的结果,而且不同感官各接受外物的不同特性而不能互相代替,即天官"各有接而不相能也"。
他认为人的躯体只具有认识的潜能,人的认识活动是靠人接触外物的活动而产生的。
但人的认识各有不同,"是非材性知能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荣辱》),这里可贵的是他着重指出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
明代王廷相进一步阐明关于心理"缘外而起"的理论:"故神者在内之灵,见闻者在外之资。物理不见不闻,虽圣哲也不能索而知之。即闭之幽室,不接物焉,长而出之,则日用之物不能辨矣。"(《雅述上篇》)。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又进而明确阐述人的心理是由形、神、物三者结合的结果,如他说:"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正蒙注·太和》)。这表明心理是由物→形→神的路线而形成的。
但人的心理形成后并不到此为止,而要反作用于物而为人所用。如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论》)。
他把这种管理万物以维护人类生存的过程叫做"天养"。他认为人只有支配宇宙万物,即"天地官而万物役矣"才算完成了"天功"。这可说是由神→形→物的心理反作用于客体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