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女儿上网课,发现一个曾经被很多人提到的一个问题----教育方式。我们的下一代是否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选择态度,我们要求的素质教育到底在改变什么?我们提倡的国民教育到底是素质了学生,还是素质了商业化?
几天前,女儿的老师在讲课文时,我听到了一个深埋记忆深处的词----总分总结构。记得读过一篇文章(忘记作者是谁),文章中就讲到这个写文章的结构问题,他说大多数作者在写文章时根本就不会去考虑什么“总分总”啊的结构。如同我现在做文一样,哪会去考虑什么“总分总”的结构问题。做文章的目的和责任不外乎是表达清楚自己要描述的问题罢了。尤其是在“白话文运动”百年后的今天,八股的味道仍然丝丝缕缕,飘飘然于现代社会,竟仍然流窜于学校讲堂之间。可话又说回来,用女儿的话讲,老师就是这么讲的,考试还得考呢。这让我又无言以对,到底这教育是流水生产线、整齐划一的加工车间;还是灵魂塑造突出个人意见。
陈寅恪先生在王国维先生投水自沉后两周年写的纪念碑铭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真真的是我们读书、求知最好的座右铭,更应该是教育培养人才应当遵循的原则。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独立的个体,如果每一个个体连最基本的独立的精神都无法去保证,只能人云亦云还谈什么自由的思想。最让我感到讽刺意味的是一篇叫做《读书须有疑》的文章,被穿插在课外阅读必读必背的,所谓的小古文中。语出自宋人理学大师朱熹的《训学斋规》,可见千百年来,读书人都在教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判断,切不可随波逐流。
而这两个月的网课以来,似乎老师很少会提问到孩子----他们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偶尔会有这样的提问时,也不过是一种诱导所有人都向同一方向迈步一样。对于现在的学生,尤其是这些小学生们,在这充斥着手机、平板电脑、AI人工智能的今天,需要更多的是引导他们。 就拿阅读这件事来说,似乎大多数老师都是以教育部下发的教育大纲来要求学生阅读,而根本不去考虑有些书,尤其是国外的翻译著作中,是否应该选择更好的,更能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文字之美的书。阅读的本质即是感受文字之美,每一个作家在行文著述时,都会字斟句酌,确保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短语及词汇都能准确恰当的表述。我曾和女儿一起对比过两本《安徒生童话》。她读学校统一购买的译本,我读叶君健译本。选定同一个故事,逐句对比阅读,让她自己感受哪一个的文字更有魅力;行文方式更让阅读的人感受通体舒泰之状。孩子都有自己的感受,不可泯灭每个人内心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