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漏斗是指:你心里想着这件事的100%,想说的是这件事的90%,说出来的是70%,对方听到的是50%,他所理解的是40%,能接受的是30%,到最后,对方能记住的只有10%。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受到沟通漏斗(又称沟通黑洞)的困扰。你以为已经把事情表达地很清楚了,对方依旧一脸迷茫的看着你,或者直接做出了和你原意截然不同的反应;一般出现的最多的代表句是“我以为你说的是……"。相信这样的句式很多人都听到过。那么,如何减少沟通漏斗的困扰呢?今天包子总结了3点有效的办法,整理如下:
tip1:倾听时,多问“为什么”。
小明和小红聊天,小明看了一眼日历,突然说一句:“呀,今天是9月9号啦。”,这时,小红也跟着说了一句“对哦,今天是9月9号哎。”。那么问题来了,小明和小红感慨时间的动机是一致的吗?答案一定不是百分百肯定的,也许小明的意思是:今天9月9号,不知不觉就要国庆了;而小红的意思是:原来今天是9月9日,我妈妈的生日。
两个人虽然说了一样的话,但是背后的含义确实完全不同的。那么,如果你是双方的听众,为了了解9月9号背后的含义,你这时只需要提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俩都说了9月9号?你们突然关注这个时间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接下来的回答,就可以帮助你了解语言背后的思考逻辑和思考动机了。沟通过程中,最忌讳“想当然”的现象,在没有了解表达者背后的出发点时,你所理解的不一定是对的。所以,养成习惯,多问“为什么”。
tip2:表达时,结构清晰常总结,观点最好保持在3个左右。
沟通时,难以避免地会出现长篇大论,一口气说个三五百字的。这个时候,作为听众,往往会听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等到最后的时候,就开始朦朦胧胧,偏离最初的沟通了。尤其是在面对沟通没有重点的表达者,更无奈,开始可能聊的是A,到了最后就聊到C去了。整个沟通无效且多余。
作为表达者,首先要先明确,你这次表达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说服对方接受你的观点?还是要深入浅出地解释一个复杂概念?不同的目的,你所沟通的表达结构是不一样的。其次,明确你这次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并不断佐证。你需要在一开始就抛出自己的观点,并且你的所有内容都需要围绕、服务于这个核心观点。你看辩论赛,为什么总觉得正反方都有道理,因为人家的辩手一开始就把观点抛出来了,基于核心观点,再开始不断佐证。最后,表达完之后,再次强调、总结自己的核心观点,这样人家听完之后,就又能把思路很清晰的聚焦到你要表达核心内容上了。
至于为什么观点要保持在3个左右,有研究表明,3点是人们记忆的最佳数量,两点略少,四点略多,三点刚刚好。实在控制不了,一段话或者一段文章的内容,最高不能超过7个观点,超过7个会怎么样?以前背过政治知识点的文科生们一定懂得。
tip3:不断确认反馈,重要内容以文字形式确认。
反馈是减少沟通漏斗的有效方式。当别人表达完一段内容时,简单复述一下对方的意思:“你指的是……,我理解地对吗”,确认反馈可以有效帮你和对方统一思想,并且能在你答复前预留一段思考的时间,以聚焦你接下来要表达的内容。这是一种需要刻意练习的沟通习惯。
如果涉及到重要内容或接下来的行动时,仅仅是口头的表达一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在结束后,将你们沟通的内容、接下来的行动,提炼整理后,以邮件、微信等文字形式发送给对方,以作留档。如果后续是一个长期的行动计划,那么还需要相关责任人不断定期跟踪,确保计划的落地实施。当然这涉及到项目管理的内容了,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
多问“为什么”,结构清晰常总结,不断确认反馈。是有效减少沟通漏洞的小技巧,也是需要不断养成的沟通习惯。
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