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月,吴、陈因派系之争于澳门比武,意外地打开了海外新武侠小说的天下。梁羽生以《龙虎斗京华》成为开山鼻祖,其开篇词《踏莎行》首句既是“弱水萍飘,莲台叶聚,卅年心事凭谁诉?”没想到一语成谶,梁公“忽遇天风吹便行”,这一写就是三十年,给世人留下35部作品,160册,共计1000万字。
永存侠影在心田
也是差不多三十年前,我还是一个生长在黑龙江边境农场的小女孩,几乎和现在的姚宝一样的年纪,读5年级。
那一年因为给二婶和堂妹陪宿,我一直住在她们家。二婶的性子好,对我们也不是很严格,只要完成好作业,她也不多管我们。
那时农场的电视台经常放武侠片,之前的黄蓉版“射雕英雄传”什么的,也曾传为经典美谈。但因我年纪尚小,父母管得又极严,所以只是得空的时候,跟着看两眼,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
去了二婶家,电视成了我和妹子的,任由我们去看。正好赶上农场播放刘松仁米雪版的《萍踪侠影录》,一时也是风头无两。
一般来说,新闻联播前面放1集,新闻联播之后再放个3-4集。总是最恨新闻联播坏了观剧的兴致,那半个钟头实在是煎熬。我和妹子每夜痴守在电视前,一直到它出现满满的雪花点,还意犹未尽,迟迟不肯离去。
原本因为年少,只是一颗单纯的少女之心,丝毫不曾留意这世间还有男女之情,所以这部剧实实在在地启蒙了我。
还记得跟着母亲一同坐火车回姥姥家,我都能在车窗外小兴安岭余脉的山林里,看到张丹枫衣袂飘飘地掠过树尖,足见我对《萍》剧的痴迷,对张丹枫其人的喜爱。
英雄儿女真双绝
张丹枫是何许人也?
据说《萍》书,乃梁公本人最满意的作品,而此书最成功之处,就是把明代“土木堡之变”做为时代背景,又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朱、张和云三家数代所背负的国仇家恨为主线,成功塑造了一个胸襟宽阔、足智多谋、淡泊名利、深明大义、气度非凡、出口成章、武艺高强、屡建奇功的白马书生张丹枫。
但凡看过《萍》书的人,想来都不会对我以上的32字评价持任何异议。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没说,世间难得有情郎,以他这般人品、心地、才华和财力,居然还痴情成人间极品,对“小兄弟”云蕾一往情深,软语温存,百依百顺,当真是千百年来独他一人。
据梁公说,他写书时,就有很多女读者来信,认为女主角云蕾并非特别出色,“不服气”张丹枫何以对她情有独钟。
事实上,云蕾非但生得貌美如花,聪明伶俐,还自尊独立,胆识过人,身为一流剑客叶盈盈的高徒,又尽得玄机剑法的真传,乃是这世上与张丹枫双剑合璧天下无敌的唯一之人。
所以问题出在张丹枫完美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人设。这个角色除了太痴情,还真就是没有瑕疵,而痴情又很难算是缺点。要想和此等人品心地的人相配,别说云蕾不行,澹台镜明不行,脱不花不行,换做黄蓉,怕也嫌太能作,就是小龙女,也嫌太静僻了吧。
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太完美的人物形象是非常危险的,它很容易把人物与情节都带入不接地气的设定而无法自拔。
但是,梁公还是非常成功的尝试,张丹枫再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是完美地糅合了魏晋风流与唐侠宋儒,把读书人理想中的文韬武略发挥到极致,成为文不输子建,武远胜子龙,智赶超孔明,亦狂亦侠亦儒的士子形象。
因缘一见误终身
理想人设张丹枫,原本是只羡书中有,遗憾世上无的。所以当张丹枫被搬上银幕的时候,他幸运地遇到了刘松仁。
长歌当哭,以诗言志,乃名士风流本色。至于如何拿捏好其中的分寸,让这个满腹诗书的才子不会因时时的掉书袋而显得酸腐,就要把才情内化于身,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还真不是有演技就能驾驭的。
看刘松仁演戏,总让人觉得有点过,但还未到过犹不及。就是松哥这一点用力,成就了张丹枫。于谈笑风生之中出口成章,旁若无人地吟诗作赋,还能保证一点儿也不出戏,除了刘松仁,我还真想不出来有谁更合适。
当然,松哥也不是毫无瑕疵,比如长相就不若小说描述的那么清秀绝美,可是他胜在身姿挺拔,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俊逸非凡,还是活脱脱地完美演绎了一位绝世青年才俊。他一袭白衣,玉树临风的身影,成为整整一代人心中永不磨灭的男神印记。
不好演的,一方面是才气,一方面还有情痴。所谓大丈夫顶天立地,儿女情长,必然就英雄气短,拘泥于儿女私情,是打不下江山的。
可是这个张丹枫偏偏对“小兄弟”痴情得紧,小兄弟有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没他解决不了的难题,没他预见不了的先机。小兄弟不让他做皇帝,他便不做,小兄弟要杀他,他便随她杀。即使被刺了两剑,连眼睛都没有眨一眨。因为有了“小兄弟”,这世间再没有任何女子能入他的眼。
既然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人脉有人脉,要才华有才华,人品心地都是天下一流,却爱江山更爱美人,只怕是让全天下的女子都毫无招架之力。所以原作中安排脱不花为就张丹枫而死,却让澹台镜明跟了云重,颇有章回小说惯用的大团圆之嫌,却削弱了她的个性特点。电视剧让澹台镜明独自孤老于初识张丹枫的洞庭湖畔,就显得高明些。
力道精准的松哥,硬是将张丹枫的个性特点拿捏得恰到好处,一手指点江山,一手儿女私情两不耽误。为初识异性的我,描绘了完美的少年士子模样。
好在我当时还未到情窦初开的年纪,他带给我的实际意义,并非让我做起不切实际的怀春美梦,而是让我从此爱上了诗词,对亦侠亦儒的书生别有偏爱。至于后来特别喜欢陆游、辛弃疾、范仲淹、王阳明……也都成了情理之中。终于弃理从文,是否也是因此而缘生,我也是有几分怀疑的。
人生知己总相怀
此后不久,我当时的一位小闺蜜,听闻我爱极《萍》剧,特别给我带来一本武侠小说,叫做《散花女侠》,并告诉我是《萍》的后传。自此,我才知道梁羽生其人。
我将书藏在被子底下,每日早起晚睡偷偷阅读,喜欢的情节还要反复回味,真是连学习都没有下过这般功夫。
小升初那年的暑假,有机会和母亲去虎林,在书店里又无意中瞥见梁羽生署名的《江湖三女侠》,厚厚的上下两册,价格不菲。百般央求母亲给我买来,然后废寝忘食一个暑假。此为我接触的第三部梁公的作品。
从小说的创作来说,和金庸作品精巧的布局和手法不同,梁公的作品最有《三侠五义》等古典章回体武侠小说的遗风,对一人一景,一招一式的描写都不惜笔墨,平实细腻的笔触让人读来从容不迫。比起古龙的天马行空,这种生活化细节化的描写往往更加动人,耐下心来细细品味,总能感到梁公发自肺腑的诚意和亲切。但是我相信现在喜欢梁公作品的人是不多的,这样的时代节奏,有几人能用心体会其中的千回百转、肝肠寸断呢!
梁公本人是读古文观止和唐诗宋词长大的,在他的武侠世界里,对于文字的驾驭和诗词造诣之深,不敢说空前,绝后是有目共睹的。连梁公本人也说,历史和诗词是他的两大“嗜好”,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带着深厚又严肃的历史感,在情节设定上,也绝无突兀和造次之处,处处都透着宽厚端正和波澜不惊。
亦是因此,很多人嫌梁公的小说太多仁义礼教,不若金庸的恢弘大气。其实,梁公一支笔,写出了多少文人志士的万丈豪情,那是中国知识分子立志齐家治国平天下,却历经千年而难圆的梦,终于在梁公的笔下,未曾跳出樊笼,依然得以实现,也算是顺遂了多少古人的心愿吧。
这其中也包括梁公自己。
家国飘零江山别
梁公出自端端正正的书香门第。父亲陈信玉是广西蒙山的一位爱国乡绅,在抗战期间曾经保护过逃难而来的文化名人,在1950年的运动中被杀害。刚刚从岭南大学毕业的梁公,那时还叫陈文统,连夜逃亡香港。直到37年以后的1987年,他才再次踏上故土,并于同年,举家离开香港,前往澳大利亚定居,直至2009年1月去世,享年84岁。
今天的我们,即使无法感同身受,也不难想见,从24岁被迫离乡,到84岁客死异乡,因少年时经历沧桑巨变,而致60年的颠簸流离,到底在他的心中积淀了多少难以疏遣的家国情怀?
百无一用是书生,他一定恨过自己不能金戈铁马,即便无法拯救万民于水火,能保老父平安亦是不枉此生吧。写到这里,再去读梁公托名张丹枫的七绝,真有别样的滋味在心头:
“长江万古向东流,立马胡山志未酬。
六十年来一回顾,江南漠北几人愁。”
究其根本,成就这35部作品的,是梁公自己的家国情怀。他所塑造的那些亦侠亦儒的士子形象,源自他本人的一片书生救夫不成、报国无门的赤子之心,那一句“事了拂尘去,深藏功与名”,深深地寄托着他对于知识分子完美人格的真诚希冀。
也是这份赤子之心,让他所营造的那个武侠世界,显得格外的单纯,差不多所有的男女主角,都武功高强,正直无私,气度非凡,恪守“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的忠义,真真都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典型。我丝毫不认为这是迂腐,或是所谓的条条框框,这只是梁公试图实现一己心愿而虚构出来的侠义世界而已,让知者自知罢了。
笑看云霄飘一羽
和书中的那些书生侠士一样,梁公本人,归根结底也是不慕虚荣的读书人。如同《新晚报》总编辑罗孚所言:连查良镛办报的兴趣也是梁羽生所没有的。他是断断不肯把那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若不是武侠小说在他的引领下异军突起,他怕是连为稻粱谋也无法实现,潦倒终生也不是没有可能。
梁公自己说,对于新武侠小说而言,他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这其实是谦虚了。
事实上,他并非开风气者,他是终结者,也是集大成者。他为那个书生一力报国,胸怀家国天下的时代,塑造了近乎完美的形象,留下了动人心弦的篇章。在他之后,这世间再无“张丹枫”。
那些承载历史进程的风云变换,裹挟着这世间所有的爱恨情仇,追随着时间的脚步决然远去,余下的,只有那些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与传说,如汇集无数仁人志士理想于一身的张丹枫,也如身世浮萍半生飘零的梁公。
在《萍》书的结尾,梁公曾填词《清平乐》,首句为:“盈盈一笑,尽把恩仇了。”然而,背负着家国情仇,埋魂他国的梁公,终其一生,无非只是云霄之上的鸿毛,即便曾经沧海,依然是无根之魂。这一世的遗憾,终于无解。
“独立苍茫每怅然,恩仇一例付云烟,断鸿零雁剩残篇。
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谁传?”
——《萍踪侠影》开篇词调寄《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