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8期“冷”专题活动。
进入立冬节气,但并不冷。这么好的天气怎能辜负,决定去法海寺游览。
法海寺位于京西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由宫廷工部营缮所修建,是一座具有密宗特色的皇家寺院。
法海寺的名字,为明英宗朱祁镇亲赐,名字源于“佛法广大难测,譬之以海”,象征佛法的深邃与包容。
顺着驼铃古道而行,来到“四柏一孔桥”。桥长五米、宽三米,为一孔拱桥。无栏无墩,桥面石板砌成,桥四角各生古柏一株,根系盘结石缝,宛若四大天王护法,民间传说:此桥被明宪宗誉为“界桥”,过桥即入仙境。此桥是法海寺五绝之一。

法海寺依山势抬升,寺前台阶陡且长。拾阶而上至山门前,山门前的庭院里有两尊石碑,记录法海寺建造过程。



走过山门殿、天王殿,到大雄宝殿前。大雄宝殿前有两棵白皮松,与红墙金瓦的大雄宝殿交相辉映。是法海寺五绝之一,为辽金时代龙泉寺遗存,已有千年历史。当地民间有“先有白皮松、后建法海寺”的传说。两棵树挺拔伟岸,虬枝霜干,人称“白袍将军”。

有游客捡白皮松脱落下的树皮,好奇询问,得知树皮捡回去泡水喝,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祛风除湿、抗氧化、抗炎及抑菌作用。千年白皮树的树皮效果更佳。
游法海寺的重头戏是观看大雄宝殿内的十铺壁画。这些壁画覆盖了大殿的扇面墙、东西山墙及后墙,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佛众赴会图》、《三大士图》(水月观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
大雄宝殿并不大,每天限定游览游客人数。
进入大雄宝殿游览,需戴好口罩、穿上鞋套,拿着景区提供的冷光照明灯、在导游的引导下进入。大殿内是不充许拍照的。
大殿门窗都做了遮挡,殿内黑漆漆,游客手持照明灯观赏,增添了神秘感。大殿里供奉着三尊木质佛像,都是现代雕塑,原明代所雕佛像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佛殿屋顶有三个曼陀罗藻井与三尊佛像顶部相对。曼陀罗藻井为木质榫卯结构,彩色,也是法海寺五绝之一。

接下来,随着导游的照明灯照在壁画上,大家都被精美绝伦壁画惊到了。画面采用传统“描金”和“沥粉贴金”技艺,细节栩栩如生。
画面绘有佛、菩萨、飞天、祥云,动物以及山水花木,人物姿态各异,线条优美、构图层次分明。
画面十分精细,如水月观音图的纱衣若隐若现,上面的六棱花瓣细如蛛丝却根根分明。又如鬼子母身边的男童的眼睛,似乎能透过晶状体能看到里面的虹膜。再如画中小狐狸竖着的耳朵,血管根根分明。




有意思的是,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把灯光集中打在一朵荷花上,随着光线由弱到强,画面中的荷花竞一点点灵动起来,如同一朵真的荷花,都能感受到花辨那种肉肉的感觉。
壁画历经几百年依然鲜艳,是因为颜料都是使用朱砂、石青等宝石级颜料。画面中的人物用黄金采用铁线描技法让衣袍、配饰呈现金属浮雕质感。
参观时间限二十分钟左右,但真是流连忘返,意犹未尽。
从大雄宝殿出来,又参观了一下保存下来的器物,其中的梵文经咒佛钟,也是法海寺五绝之一。

法海寺隐藏在青山中的古刹,法海寺壁画,富丽精美,冠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