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在公元1861年才统一成为一个国家,建国时间较晚。在这之前是由许多城邦小国所组成,上一次非列强入侵的统一都已经是千年之前的事情。也就是说,千年以来,“意大利”一直是个地理名词,不是个民族,也不是个主权国家,因此更谈不上所谓的“意大利葡萄酒发展史”了。
“和造良酒”这句话是古今中外、颠扑不破的真理。酿一瓶好的葡萄酒不像米开朗基罗画一幅画这么简单,从种植开始到能喝到第一滴好酒,起码要花上5年以上的时间,而简单的一片田改种其他品种,往往都要花上10年的时间才能达成。而高质量的葡萄酒又是一个和平时代才会普遍被珍惜的东西,一个社会对葡萄酒的品位更是需要数代以上的继承才有可能建立起来。缺乏有品位、有消费力的消费者,就不容易有高质量的葡萄酒,也不会在酿酒与种植的技术上精益求精。
“意大利”的千年分裂与动乱,就见证了这个真理。“意大利”空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但却无法时世界的葡萄种植与酿造技术有什么重大贡献。“意大利”从罗马帝国以后一直就沦为一个只有酿酒没有好酒的地方,更谈不上有什么“葡萄酒教父”了。这种数百年的黑暗空白与技术落后、质量不佳的状态,被意大利学者称之为—Decadenza (意大利语:衰落)。
意大利在统一之后,原本应该有机会迎来一波意大利葡萄酒产业复兴的契机。但事与愿违,它运气不佳地面临了世界葡萄酒史上最大的危机——根瘤蚜虫病。40年的病虫害侵扰使得大量的葡萄园废耕,农民转而种植其他作物,原有的微弱的基础更是被无情的破坏殆尽。加上意大利统一后人口大幅度增加,经济尚未发展,粮食种植无法满足需求,还有世界大战与法西斯造成的动荡局势,使得农民大规模移民到新世界,葡萄酒产业更是难以发展。
时间无情地过去,一跃百年,而接着的下一个意大利葡萄酒产业复兴就已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了。
曾有葡萄酒研究专家说,传统波尔多的农民不用花脑筋去研究,也不必勇于创新做改变,因为老祖宗早就把所有的事情研究好了。不同的地块种植什么葡萄品种,用什么品种比例,在什么温度发酵多久,一切都清清楚楚。只要气候能配合,按照公式执行,就可以成为世界的王者。这就是历经千年经验累积出来的祖传秘方——波尔多组合(Bordeaux Blend)的威力。波尔多组合这种祖传秘方是如何发展出来的已不可考,但在意大利托斯卡纳所发展出来的基安帝公式(Chianti Formula)却是有迹可循。
托斯卡纳葡萄酒生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年左右,是个历史悠久的产区。基安帝(Chianti)这个字大概出现在13世纪之后,用以描述托斯卡纳佛罗伦萨附近的基安帝山区与当地的葡萄酒。根据文献记载,当时附近几个镇的商人共同组成了一个“基安帝联盟”,一起推广他们生产的“基安帝葡萄酒”。因此“基安帝”这个词指的不但是个地区,同时也是当地生产的酒名。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时候基安帝地区生产的是白葡萄酒,而非现在认知的红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