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
记得给个星标和在看叭
❤
今日も楽しかった❤来自芳酱说00:0005:03
文 | 芳 酱
图 | 源 网 侵 删
芳酱说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好吖
2021年,芳酱与你相约
【酱汁啃书】
在这里,芳酱将会“解剖”书中精华
与你一起“细嚼慢咽”
直到“啃透”消化
从此刻起,让我们读的每一本书
都有用
第一本书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发挥你的本来优势》
导语: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发挥你的本来优势》是一本极其烧脑的书,读的时候,我们要放慢速度,方能读出它的乐趣。
上一期我们说到独行者的力量,这一期,我们来说说,内/外向者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吧。
01
文中作者说,研究发现,开放式办公室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弱化我们记忆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继续解释道:
“这种模式的办公环境也与高流失效率密切相关,开放式办公室环境会让他们觉得难受、互相敌对、无心向学以及缺乏安全感。”
“他们时常要忍受吵闹而难以控制的噪音,这会提高他们的心率、释放人体的抗压激素——皮质醇,而这些还会让人们产生社交距离以及易怒、好斗的情绪,甚至会弱化助人为乐的品质。”
有一个朋友,她新入职了一家公司。她跟我聊天时,说起过他们的办公室。她说几乎所有的部门,都集中在一个敞开式的空间。
有一次其他部门的谁谁谁,可能是遇上了一个难缠的客户,嗓门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十个分贝,后来被另一个部门的主管吐槽说他们部门像一个菜市场。
听到这里,我忍不笑出了声,这个形容太幽默了。
有些人,可能天生嗓门洪亮,一激动,就完全掌控不住声音的分贝大小。在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办公室里办公,不知不觉中就会招来其他人的冷嘲热讽。
而对于内向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显得更加拘谨,从而小心翼翼地说着每一段对话。内向者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办公,他们会觉得特别压抑。
后来文中作者谈到一个设计公司,原本以为大家会很讨厌隔断式的办公区域。
“但是事实证明,他们更喜欢拥有可以躲藏的角落和缝隙,这样就可以跟别人隔开了。”
无独有偶。
弗里德咨询了成百上千的人,询问设计师、程序员以及作家,在完成某件事的时候,最希望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
最终,他发现这些人很反感开放式的办公室,觉得在这样一个办公室里办公,觉得很吵,很容易被人打断。
"有些公司已经开始认识到安静和孤独的价值,从而建立了“灵活的”开放办公空间,提供了办公场所、静音区、休闲会议区、咖啡区、阅览室......"
不可否认,一间独立的办公空间,确实能让员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互不干扰,提高工作效率。
02
下文中作者又谈到了“头脑风暴”。
其实这个概念,是奥斯本发明的。就是团队成员在一个没有对错评判的气氛中交换意见。
它有四条原则:1.庭外判决原则;2.畅所欲言,自由发言,想法越荒诞越好;3.数量为上,想法越多越好;4.结合他人的想法拓展思路。
奥斯本的“头脑风暴”引起了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关注,但是它也有它的弊端。
针对这一点,作者列举出了组织心理学家阿德里安·弗恩海姆在研究报告总写的:
“科学论证商业界的人士必须在疯狂使用头脑风暴式的小组学习。如果你的员工才华横溢并且积极进取,那你就应该在创造性与效率为上的任务中,鼓励他们独立工作。”
有一个心理学家对这种“头脑风暴”的失败给出了几种有趣的解释。它涉及到三个专业术语。
第一种解释,是“社会惰性”。
也就是说,在一个小组里面,有的人会以“看戏”的身份,对所有的工作袖手旁观,把工作都丢给队友。
第二种解释,是“产生式阻碍”。
意思是说,小组中有一个成员滔滔不绝地或者思维敏捷地提出并分享他的想法,那么其他的成员就处于了被动式地听取的状态。
第三种解释,叫“评价焦虑”。
字面意思来理解就对了。指的是,很恐惧在同伴面前出丑。
而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其主旨就是为了消除这种焦虑。
艾瑞里也曾预测道:
“人们在公共的环境下会表现得更好,因为有观众在场他们就会有更强的表现欲。”
然而,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观众在现场确实会给参与者带来一定的激励情绪,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压力。”
我觉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们不能说哪一种好,也不能决断地说哪一种就不好。
03
正如《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发挥你的本来优势》这本书的作者所言,她并不建议停止面对面的合作,而是改善我们的现行的工作模式。
首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出内向者与外向者共生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工作任务的分配应该是依据个人的天生优势和脾气。
研究表明,那些效率最高的团队,都是由内向者和外向者恰当组合而成的,而领导结构也是如此。
每种性格都有每种性格的优势所在。不夸大其地“褒奖”亦或“贬损”任何一种类型。
办公的环境亦如此。
有些人喜欢开放式的,有些人喜欢独立式的。
但,不管我们在哪种环境中工作,如果你的能力有限,无法改变周遭的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心境。
愿你每天工作都有一个好心情。
-END-
2021年,愿我们
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BOOK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