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西北,喜面食,面条、面片是其一;包子、馒头也是其一。
那时做馒头复杂,需要自己做发面的“酵子”,——就是用一小团面,让它自己发酸、变质,直到发酵,这需要2、3天;然后把发酵的面团捏成小“髻子”,用温水化开,和进面里,同时要加碱。原因是发酵的面酸,要用碱中和酸性,否则做出的馒头或包子无法入口……
每次加碱的多少考验着主妇的功底,少了,馒头发酸,口感差;多了,馒头发黄,入口碱味十足,同样口感不好。
记得母亲做馒头时,常在面团发了揪下一点,用火烤熟尝一下,酸了,就加点碱面;碱味重了,就加点面粉,然后再揉,再等面发了做成一个个圆滚滚的馒头,醒片刻,上锅蒸。
开笼的那一刻是我们最欢欣的一刻!——因为刚岀笼的馒头暄软热腾,嚼着香甜,最好吃。但也有面发得不到位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做出的馒头就会有黄斑或者全黄,且僵硬而不是暄软了……
因物质条件有限,包子很少做;既使有,也不会是肉包。素馅包子通常两种:粉丝豆腐和韭菜鸡蛋,比较而言,我们更喜欢后者;因为那时的鸡蛋都是本鸡蛋,香!母亲再加上足量的香油……,刚好弥补寡淡的口腹!
——所以蒸的时候我们就流着口水守在灶台边了!
……
而今己极少人再自己做馒头或包子。可选的余地也多:超市的冷栕里包子、饺子、馒头、面条、馄饨等等应有尽有。就算偶然想施展一下身手,有自发的馒头粉,也有现成的调配好的酵母,只需和面、制作成型、醒一会儿然后上笼蒸熟就OK;至于包子,有现成的肉馅,只需加切碎的蔬菜,加盐及其它料拌匀即可,——实在方便!和面和揉面的过程大为简单,难度也大为降低……
时下流行的面食,除了传统的中式,还有西式的糕点和面包,却不甚喜欢。此如面包,心过于空,手捏一下不会到原来的1/10,而糕点又过于甜腻,主要是因为没有嚼头!
——早先西式的面点应该也是纯手工的。面粉与面团,面粉和面包之间的联系也应该类似吧?
——不知道面和得不好或调配不当,面包是否也会发酸、僵硬或是碱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