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上一节我们讲到,诸葛亮听取的马谡(sù)的建议,采用了“攻心为上”的策略,让叛军首领孟获心服口服,彻底让蜀国的南方安定下来。
解决了内部问题之后,诸葛亮决定向北方出兵讨伐魏国,完成刘备光复汉室的梦想。
诸葛亮和马谡认识很久了,两个人见面谈论事情,经常可以从早说到晚。
诸葛亮对马谡的才能非常欣赏,所以就这一次让他做了先锋,带领军队走在最前面,叮嘱他遇到魏国的军队之后要占据城池小心防守,等待自己的大军。
马谡带领先锋部队来到街亭这个地方,按照诸葛亮的交待,本应该占据城池进行防守。
可是马谡第一次领兵作战,着急击败魏军,想要一下子立个大功。
所以他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在城内驻军,而是贪图地势险要,将军队驻扎在了城外的南山上,想要凭借着地势击败魏军。
马谡的副将王平劝说他听从诸葛亮的话,老老实实地按照正规的方式来布置阵型。
可是马谡却骄傲地说:“大家都知道我马谡精通兵法,就连丞相有时候都要请教我。我把军队布置在山上,正是可以居高临下,让士兵们没有退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你王平一直在军中打仗,都没有读过书,知道些什么。”
王平再三劝说,马谡却一直坚持己见,没有搭理他。
然而魏军并没有按照马谡的想法来行动。
魏国这一次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名将张郃(hé)来与蜀军作战。
张郃带领魏军到达街亭之后,经过一番侦查,发现蜀军居然驻扎在南山上,而山上并没有水源,士兵们只能到山下来取水。
所以张郃没有直接向山上发起攻击,而是专心看守住山下的水源,不让蜀国的士兵过来取水。
南山上的士兵没有水喝,很快就坚持不住了,变得慌乱起来。
魏军趁机发动了攻击,将蜀军打得大败而逃,彻底占据了街亭。
马谡丢失了街亭这个重要的地方,诸葛亮失去了继续攻打魏国的机会,这一次出征就算是失败了,只好带兵撤了回去。
诸葛亮在战后追究战败的责任,将马谡处以死刑,而提升了王平的官职。
在马谡死后,诸葛亮为他痛哭流涕,所以这一段故事后来被称作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