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年了,拿出来翻看一遍《泰坦尼克号》,这是我记忆来看的第一部西方电影,那时候还在读小学,之后小女生之间的窃窃私语才开始用到了浪漫,罗曼蒂克这样的词汇,爱情之所以被铭记刻骨,百分之百是因为故事的结局是没有步入婚姻,但凡踏进去的那还能剩丁点吗?呵呵。电影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布置都看了这么多回,画面感依旧是棒呆了,船头相拥的经典一幕那似乎就是爱情的模样,有些定格是永远回不到的,我一直也深以为然,能让一个女人真正折服的永远是男人的气度和才华,无关其它。翻看完Jack和Rose后倍觉无聊,于是点开导演詹姆斯 ·卡梅隆另一部巨作《阿凡达》,我天,几乎一夜没睡,当年号称“十年磨一剑”的片子啊,我还记得当时迟迟不在中国上映,真的是盼啊盼。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被大众称之为天才的,卡梅隆导演算得上之一,1997年出来的《泰坦尼克号》,直到2009年才将《阿凡达》席卷全球,从此将3D电影的潘多拉之盒被打开了,他的作品很少,但只要一出,就能创造奇迹一样电影票房,商业和文艺并驾齐驱让人难以抗拒,从他拍的电影格局就能很明显看出这人做事的态度就是极致的苛求,据说还在曾经在奥斯卡典礼上喊出什么“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嗯,就这份狂妄。
豪华革命性的3D技术我不懂,电影内容中的这颗潘多拉星球真吸引人的心绪,幕弹上有人说地球上曾经也有电影这样别无二致的景色,真有这般梦幻的森林吗?是在恐龙时代吧,我幼稚的此刻思维——出个门都能遇见怪兽,要?不要?幕弹上有人说地球原生态的美随着人类的探索追求,毁在人类自己手里的。真的是完全这样吗?我看这些大众们手一摊不关大众的事,大众们手指一动,资本家们背起所有坏角色的黑锅,大众是个及其可怕的群体,惹不起避不及。你要点开幕弹就会看见各种逼逼,这也是令我很纠结的地方,又想点开看看都多少傻X,又想关闭幕弹中这些XX,XX会把人带歪,让你进入很多奇怪的视觉角,比如有李四fans在张三fans的电影幕弹中相互撕逼对骂,我就在想这张三李四他们的脸差不多,fans能分得清哪个对哪个,厮什么?有人在幕弹上表白的,我就会下意识想那人能get到这个?一人说自己在郑州看,一串紧跟随,全世界所有的定位尽在于此...电影还没理个头绪,光是这些幕弹就能把人绕到地球的另一端,只能把自我的态度先摆正起来,关了关了,人本就傻再打开幕弹就得进精神病院了。幕弹VIP想看吗?幕弹VIP想发吗?请先加入会员,算一算中国近14亿人口,这口生意好,人家说了这是让你们不再孤单,让全世界的人陪你一起看电影。
我一直怀疑且否认,这场地,到底是陪伴还是贫瘠精神的弃尸场?
回到电影再看看这帮住在这个星球的土著人,此刻在我看来那就是导演虚构出的一场华丽的乌托邦,台词出现频率很高的这句“I see you”不能只看字面上的中文解释,内涵传达出来的是一个名叫“信仰”的力量,所以我说卡梅隆的另一面也算得上是大Boss级别的男文艺青年。电影是零九年搬上荧幕的,3D技术,环保主义,人与自然,信仰、哲学,对战争对政权的批判讽刺......九年前啊,人一部电影如此超前如此顶级的玩了个遍,至今如有什么其它导演的巨作放在他面前,这位天才是不是可以淡然一笑施施然,“那那那那都是老子玩剩下的”。当然,给一部九年的电影的夸赞如此,道的是从前的感受。
I thought I would be the last shadow in your eyes.____叶芝
我曾经对阿凡达中的台词有很多的惊叹,这一切终结于在没有翻过叶芝的诗集之前,诚然知道一部电影不是一人之力的作品,却总觉得这是导演卡梅隆在抄袭,他到底是不是真有这才华,这难以真的去捕捉真伪,用灵魂用共鸣等词来描绘也太牵强,不过这部电影再去翻看就索然无味了,这也是看老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几年一过,电影还是从前的模样,看电影的人感受却全变了,看电影如此,看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