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太史令
导读:一位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一位是儒家创始人,两位千古圣人唯一一次有史料可查的见面在东周的中心洛阳展开。《史记》记载说:“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当时正年轻气盛的孔子,胸怀恢复周室礼制的大志,对这次拜访问教于老子特别期待。但由于史料匮乏,两人具体谈论了什么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从零星的记录中想象当时的情景。下面就结合已有的史料对当时的谈话内容做一番想象。
场景一:老子寒舍(孔子大老远跑来,老子热情待客,请孔子入室喝茶闲聊)
谈话内容:关于礼的问题(孔子既然是来学礼的,那首先肯定就向老子请教周礼的问题)
孔丘:在下有惑不解,望先生教我。
老子:谈不上教,说来探讨探讨吧!
孔丘:周始兴时,天子仁德,贤臣辅助,诸侯相安,百姓受教化而安居乐业,这都得益于礼教吧。
老子微微一笑说道:你说的那些仁德君子都已经化为尘土,他们说过的话倒是还犹在耳旁。
孔丘继续问道:如今,诸侯纷争,不讲信誉,君臣不仁,鸡鸣狗盗四起,百姓不得安宁,礼崩乐坏。我立志于效法周礼,遍访他国,却屡屡受挫,该怎么办啊?
老子:君子行事,得生逢其时啊!老夫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藏起来,好像什么也没有,君子品德高尚,却谦虚得像愚钝的人。要放弃浮躁的想法,摒除身上的娇气,无欲则刚。老夫只能告诉您这些罢了。(参考《史记》)
孔丘:先生之言,丘受教了。
场景二:周室藏书馆(茶余饭后,老子作为周室藏书馆的史官,孔子自然很想去查阅查阅典籍)
谈话内容:思想切磋
孔丘:先生博览群书,对各家各派之思想有何见解,请先生赐教。
老子:老夫孤陋寡闻,不曾留意各家之言
孔丘:那先生之言可否指点我一二?
老子:牙齿很硬,舌头很软吧。你看!(老子张开嘴,指着舌头)可牙掉光了,舌头还在。
孔丘想了想说到:先生,我明白了,您是说柔弱胜刚强吧!
老子:世间万物,上善若水,柔弱莫过于水,水滋润万物,却不与之相争,这便是水德。
孔丘:先生微言大义,丘受教了。在下有一事相求,请先生推荐典籍与我。
老子:老夫毕生精力都在研究《周易》,颇为玄妙,对其精要略知一二,但未成系统,你拿去揣摩揣摩吧。望能传教于后世。
孔丘:丘虽不才,当尽全力不辜负先生之托。
(孔子晚年苦心专研《周易》,韦编三绝,鄙人认为与这次谈论有关)
场景三:孔子辞别老子
谈话内容:嘱托祝福之言
孔丘:先生无需再送了,丘就此别过。
老子:好吧!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参见《史记》)
孔丘:先生之言,丘牢记于心。先生保重,丘告辞了!
孔子此行,深受老子启发,回到鲁国跟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跑的可以用网围,游的可以用鱼钩钓,会飞的可以射下来。至于龙,我不知道其身其形,它乘风云而上天。我见到了老子,他就像龙一样啊!
孔子晚年苦心专研《周易》,为其编写了《彖》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辞》上下篇、《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解读周易的文章,称之为《易传》,也叫《十翼》,如今《易传》已经成为《易经》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为后世普通大众了解《周易》提供了最佳入口。这也许就得益于与老子那次会面吧!
参考:《史记》《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