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为了健康决定早起,结果坚持了五天就放弃了。自己懊恼不已,为啥我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呢?
直到最近看了这本书《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自己的毅力出了问题,而是方法出了问题。
一、为什么不能坚持
同样都是尝试在简书上发文章,上面好多大神,比如断腿奔跑的猪,赵琉璃等,不到六个月就签约成了简书作家,写的文篇篇都是爆款,阅读量上万。而我等屌丝写一篇千字文都一拖再拖,连简书首页都难上一回,为什么就他们写作产量高、质量好呢?
闺蜜说的好,你只看到大神在简书上写了几个月就爆红,却没看到大神其实从小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写作对他们来说早就如刷牙般简单自然了,而你从来没写过什么东西,现在是尝试一个新习惯,自然困难重重。
闺蜜的话和本书“习惯引力”的概念不谋而合,简单的说,人类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特点。对于人类而言,保持在固定的状态会感觉比较舒适,变化则会被视为一种威胁,正因为身体对“培养新习惯”的变化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大多数人对新事物都是三分钟热度,无法持续。
从这一点上来说,培养新习惯时失败才是正常的,我们要有平常心。
二、培养习惯的3个阶段
大部分女人都尝试过运动减肥,减肥的心理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周,特别兴奋,我要去跑步/游泳/跳操/跳绳,同时一大堆问题浮现,为什么还没瘦?为什么坚持半个小时这么累?好累啊可不可以放弃?效果太慢了可不可以算了?
第二周,约60%的人坚持了下来,甚至能坚持每周运动几次,但是各种突发状况袭来,比如日程安排有冲突,工具不合适不舒服,同伴突然放弃。
一个月后,只有不到10%的人还在继续运动,这时候运动已经逐渐成了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减肥没有显著成效,还是很容易就放弃了,而如果挺过去坚持几个月,那么就能成功。
本书便根据实际情况,把培养习惯的上述过程划分为反抗期、不稳定期、倦怠期这3个阶段,并给出了具体的坚持策略,反抗期要保持节奏,不要贪心,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不稳定期要找到合适的行为模式,建立应对突发情况的例外规则;倦怠期要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小变化能产生大动力,非常实用。
三、运用持续开关,远离失败
我小姨是高中班主任,她说高考最怕的不是那种吊儿郎当,一边读书一边溜出去玩儿的人,最怕的是天天闷在教室里读书成绩丝毫没有长进的人。前者知道自己要什么,该学学该玩玩,考不好也不怨天尤人,后者沉浸在“我很努力”的幻想中,努力根本不用到点子上,考砸了还不服气。
本书指出,培养习惯也是如此,最怕就是傻傻的靠意志力坚持,完全不讲方法。就拿读书做题的习惯来说,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设定明确的目标
比如这次月考语文必须上110分。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才有针对性,你的努力究竟有没有效果才可以衡量。
2.结交朋友
比如英语学习太枯燥,那么可以成立个背单词兴趣小组,时不时大家来抽查,弄点小奖励。有朋友一起参与,坚持会不那么难。
3.去除障碍
比如把有诱惑力的东西都藏起来,比在心里默念我不去玩XX要有效得多。只会带你玩乐的朋友、不合适的教材、不舒服的桌椅工具... ...统统换掉屏蔽掉,自然更容易营造一个学习氛围。
四、方法得当,任何人能都坚持下去
我曾经困扰于房子太乱,不会整理。我妈为此批评了我好多次。
直到看到整理题材的书籍,对整理产生了很多兴趣,买了很多工具做照着做。
结果现在来家里的客人都说,这是看到过最整洁最舒服的家。顺带现在是我教育我妈怎么做收纳整理。
不到两年,一个邋遢大王也可以变身成为整理大王,这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关键你是真的想去做,然后想办法让自己坚持下去,而不是靠着虚无缥缈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