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是北京一所著名大学退休教师。我在北京拜见张老师的那天,她的哥哥老张同志去世了。我很惊讶,今天张老师夫妻怎么还在家里?怎么还有空接待我?张老师告诉我,她的哥哥因工作原因,家安在了天津。早上,她接到了天津电话,说是哥哥去世了。张老师告诉哥哥家人:“你们自己处理后事吧,我就不过去了。”我惊讶:“天津北京不远,兄妹情谊,天人永隔,最后一面不要见下吗?” 但我没敢说出来,我不了解情况,张老师是大学老师,也许有高见?
张老师76岁,我想他的哥哥该接近80岁了。 “哥哥得帕金森病多年,退休金足够他养老。得病后,辗转住了3家老人公寓,都是我在帮忙周旋联系。” 张老师定然知道我不解,缓缓地,像陈述一件邻家故事一样继续说着。 “哥哥与儿子关系不好,他们没有联系。生病住院、生活诸事都是我在跑。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姐姐们的事也是我在料理。” 哦,你看,还好我没有轻易发表“大惊小怪”,张老师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我帮哥哥做的不少,生气的哥哥想把房产过继在我名下,但我拒绝了。我与哥哥的孩子几次沟通,化解父子嫌隙,让房子继承在哥哥的儿子名下。”
我知道的张老师,这几年还在为自己的儿子是租房还是买房纠结着。因为北京的房价高得离谱,张老师夫妻还想让儿子先租房,自己和丈夫也老了,百年后,现在的三房一厅自然就归儿子。这样困难下,张老师没有去贪图哥哥要赠送的房子。这是张老师的气节和理智。我觉得不错,是该这样。
“哥哥的孩子继承了房子,这是他可以得的,当然也要处理好父亲的后事。前面哥哥的事,该做的,不该做的,我已经尽力尽情了,现在人都死了,跑去再见一面尸首,没有什么意义!。”
我听了,觉得有道理,真有道理!
张老师是有文化的人,她不相信人死了,还有灵魂。 “活着,就好好过,死了就是没了,不要想太多。” 我的耳边还响着张老师淡然的话语。
可是,可是,我们中国人,万里奔丧,千里送葬,人死了还得折腾活人几天的事比比皆是啊!这个折腾,是活人自己受世俗礼教影响,自己要折腾的。活着的时候,本人舍不得花的钱,全在身后事中花了;活着的时候,儿女孙辈不舍得孝敬老人的钱,死了,都无奈得按照礼俗只好大把大把地花着,反正是“最后一次了”,再穷再苦,场面都得撑着。
这最后一次,值得吗?
张老师叮嘱侄儿:“你简单尽快、心有庄重地处理爸爸后事就好了。有你在,我们就不过去给你添麻烦了!” 好一个“不过去给你添麻烦”! 是呀,来客人了,主人总得总得招呼吃的、休息的,也许真是添麻烦了!
这是我听到的关于“最后一面”,“最后一次”的最简单最有个性的诠释。也算是我北京之行的一个见闻,一处心的风景吧。
无独有偶。我的朋友琳,一年前跟随去美国读大学的女儿,选择了德州一座适合孩子读书、就业、居住的城市,买了两居室的小公寓打算“老死异乡”。我纳闷琳为什么走得这么决绝----四十几的年龄了,居然辞掉不错的公职,离开熟悉的家园去美国当“盲流”?
今日,她的一小时的微信电话终于解开了谜底:原来琳感情受挫,挫得她始料未及,超乎常理。这让她负气而产生了离开的念头,选择换个土壤换个气候重新开始新生活。
虽然时间过去一年多了,现在旧事重提,她还是控制不住哽咽:“不过我想,既然孩子也愿意来美国学习,我想她会适应并选择美国工作、生活的。我就不再回去了。” 琳的原话是这样的。
这个逻辑不符合中国惯例。我脱口而出:
“不会吧,这里至少还有你的父母兄弟姐妹,难道你父母百年了,你也不回来见他们最后一面?”
“不见得要见,我们随时保持联系和帮助。除非我什么时候自己想回去。平常没见,特意从美国赶回见个死人,这有意思,有意义吗?我脑海中留着她年轻的健康的最好的模样,难道不好吗?为什么要把最后的记忆定格成死人的模样”?
琳连珠炮似的发表思想。可见,这个问题不是她心血来潮的想法。
对于这个琳,我是了解她的内心的。她对人有情有义,热情善良。自己从不乱花钱,但对亲人朋友,哪怕是夫家的姑婆婶婆了,她也是大方慷慨热情周到的。怎么现在人到中年了,非但没有迂腐,反而会感悟、修炼得如此“简单而精髓”?是什么样的“痛”会让琳如此决绝呢?
我想,琳如果自己的娘家亲人都可以“不再见”,那对伤害了她的丈夫以及丈夫那边的亲人更是可以一别无憾了。但琳说,她出国前,还是与丈夫那边的亲人们或通过电话,或见面温情过的。“我也珍惜跟他们曾经的亲戚缘分,见面只是高兴地叙旧,绝不说个人小家庭的委屈和这是最后的告别之类语言。”
我知道琳说的是对的,张老师说的也是对的。老年的张老师做到了,琳能做到吗?一般关系的亲人朋友,可以不见“最后一面”,对父母、兄弟姐妹,琳可以做到吗?
活在当下,活着的时候尽情尽义,不留遗憾。如果有一天你、我、他,离开这个世界了,我也是希望简单、宁静、安详,有自己最亲最爱的人陪伴,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一定不要寿衣店金光闪闪的硬邦邦的鬼衣服,走向另一个世界就好!不需无关紧要的人增加相互间的麻烦,无需奔波、无需喧闹、无需嘈杂、无需世俗。
对于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对于有特别的朋友亲友圈的人,在他活着时候---就像电影《非诚勿扰》2,有他参与的,不流泪、不悲伤,只追忆他人生有趣的或想对他说的,调侃的,借助大屏幕和音乐,温馨地在他看的见,听的着的情况下来个“告别会”,那多好啊! 第二好的,才是他死了,火化之前,如果能开个不走形式的追思会,真诚的、朴素的,那也不错。
上述两种的人生句号,是真诚的,走心的。我觉得是有意义的。
关于“人生的最后一面”和“最后一次”,您怎么看呢?愿君不要认为谈“死亡”不吉利,向死而生,才更珍惜“生”,才“生”得更好,“生”得更有质量。 我们都好好活,好好活,活得如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名句: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