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我们仨》,还是好多年前,只读了开头,觉得絮絮叨叨,没什么意思,就放下了。步入婚姻之后,再读《我们仨》,只觉得字里行间都是深情。
书的第一部分,是一场万里长梦。梦里,一家三口分居三地,互相惦念,守望相助,相依为命。“我”白天陪着钟书,晚上在梦境中陪着钱瑗。随着钱瑗和钟书相继离世,“我”也变成一片黄叶,孤独飘零,古驿道都是悲情。这一场万里长梦,给这本书涂上了悲伤和温情的底色,戚戚惶惶,让人心痛。
书的第二部分,是现实的往事。从钱钟书夫妇到牛津留学,喜得爱女,然后回国,直至钱瑗和钱钟书离世,一家三口的生活。书中并没有大段的感情描写,只是记录生活中的琐事,从一件件小事中,描述生活的乐趣和温馨。在牛津的厨房乐事,二人的“探险”,回国后一家三口的离别和团聚,圆圆被爷爷称为“读书种子”,极具画面感的描述,流露的都是三人的深情。只有热爱家庭和生活的人,才能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的这么有趣。
钱钟书夫妇淡泊名利,不愿尸位素餐,也不愿同流合污。解放后,知识分子收到迫害,一家三口“蜗居”在圆圆的宿舍,对同事朋友的帮助很是感激。有什么事情,能比一家团聚更重要,更幸福呢?
一本书读完,对杨绛先生甚是钦佩。一生大起大落,晚年接连丧女丧夫,却能以平和的语调写成《我们仨》。
经历了多深的温情,就经历了多深的痛苦。
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