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送完娃,来书房给小宝借绘本,借书片刻被回收框里的《共情养育》吸引,随手一翻,有看点,决心啃一啃,享受闲香时刻。
花一小时快速翻阅,果然书中有多处触点引发我的思考
1、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认知:体会内在的感觉与倾听身体的声音。
有些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不惜一切代价要孩子早睡,却忽略了孩子毫无睡意。没有倾听孩子的感受,其实孩子不累,也不需要睡觉。
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父母却把个人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这种做法常常导致许多冲突。
“你累了吗?你想休息吗?我相信你知道身体的感受,只有你才知道自己是否疲惫。听听你的身体告诉了你什么。你会发现,犯困时去睡觉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温柔的言语引导孩子体会内在的感受,倾听他内心真实的声音。
父母越清楚地描述孩子的情绪,孩子就越能认识自我。他会发现他人也有同样的情绪与需要,这会慢慢增强孩子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孩子也会表现出更多的互助和合作行为。
2、让孩子待着不动是一种考验。如果孩子哭时不闻不问会损害孩子的大脑。关爱让孩子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想让孩子成为不哭的乖宝宝,只需要不倾听孩子,也不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反应。孩子很快知道没有必要叫喊,因为没有人会过来。他会克制自己的情感,内心交流的欲望也慢慢泯灭。
他不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从而不再要求什么。孩子逐渐长大,他的父母将会发现,了解一个很少表达的孩子是多么困难的 一件事。
3、带着情感,感受,催产素去爱孩子。
被爱呵护的孩子会分泌催产素,使他具有爱的能力。
严厉的惩罚损伤孩子大脑的发育,导致严重的行为障碍。惩罚教育让孩子变得冷漠,好斗。
奖励是一种捆绑,它促使孩子服从成人,同时也成为一个陷阱,虽然成人暂时得到了想要的效果,孩子却迷失了方向,无法建立起独立的人格。
教孩子不要用成功或失败来衡量他的生活,而是要与自己的内心保持和谐。
一个人的品质不能以外表、学业、体育才能或其他类似的标准来衡量,而应该看他拥有多少知识,个人的潜力是不是得到充分的发掘,与自己内心是不是和谐,是不是没有无谓的优越感和自卑感。
最后,
和孩子一起开展正念练习,正念理论强调尊重生命之路与意识觉醒,可以促进情感平衡,增强抗压能力,提高专注力,对个人的学习帮助巨大。
共情养育,真正把孩子以独立的人格平等对待,言传不如身教,换位思考,与孩子并肩往相同的方向前行。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