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8.8
进度:第十四章小乘部派佛教P148-167
书摘:
1.释迦牟尼圆寂拜年后,佛教逐渐发生了严重的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时间范围大致在公园前4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左右,佛教中又行程所谓“大乘佛教”,它们把许多部派的理论及一些早期佛教思想贬称为“小乘佛教”。佛教分派记述根据史料又主要分为南传与北传。南传史料代表典籍是《岛史》(Dipavamsa)、《大史》(Mahavamsa)及《论事》(Kathavatthu)等;北传史料代表典籍是《异部宗轮论》(Samayabheoparacanacakra-sastra)、《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的异译本)、《异部宗精释》(Nikayadabheda-vibhangavyana)等。
2.佛教的四次结集:第一次结集在释迦圆寂当年,王舍城附近,会上诵除了经、律二藏;第二次结集在释迦圆寂百年后,毗舍离城举行,主要解决信徒间对一些问题看法不同而引起的争执;第三次结集在释迦圆寂二百年后,在阿育王时的华氏城,内容是就佛教理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辩论,批驳“外道”思想;第四次结集在释迦圆寂四百年后,在迦腻色迦王时的迦湿弥罗举行,内容是解释以往的一些重要佛教经典,结集出内容更为广泛的佛教“三藏”。
3.佛教最初分裂是在释迦圆寂百年后,教徒们对一个名叫“大天”(ahadeva)的比丘所述“五事”的看法不同而产生。所谓“五事”是指大天所认为的一般修行者所达到的最高果位---阿罗汉仍具有的五种局限性,【即:阿罗汉仍有一般人所有的生理机能,如情欲、大小便等;仍有“无知”,入队自己的修行果位不明;在接受佛教真理(如四谛等)反面仍有“犹豫”;仍然需要别人来指点自己进入修行果位;仍有痛苦等的感觉,并发出呻吟。】反对大天观点的佛教徒形成上座部,支持大天观点的佛教徒形成大众部。
4.上座部系统作为正统派,上座部极为重视对佛教典籍的整理和解释,除了修订和完善了经藏和律藏之外,还进一步只做了论藏,即被称为“阿毗达摩”(abhidharma)的一批论著。南传史料上座部论藏有所谓“七论”,即《法集》(Dhammasangani)、《分别》(Vibhanga)、《界论》(Dhatukatha)、《人施设》(Puggalapannatti)、《双》(Yamaka)、《发趣》(Pattana)、《论事》(Kathavatthu)。南传史料的上座七论除《论事》外其余六论与汉译《舍利弗毗昙》的内容相似。上座部在理论上把对人或人生现象的分析与对一般宇宙现象的分析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它关于世界各种事物的现象---“法”的构成理论。关于“法”的实在与否问题,上座部将法在时间上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只有现在法是实有,过去法和未来法则无实体。
5.有部在诸部派中是理论发展变化时间较长的一派,它最后分裂出去一个重要部派是经量部,而自身则发展成小乘佛教在后世的主要代表之一毗婆沙派,而且形成了所谓新有部。大众部系统的理论与大乘佛教的学说有很密切的关系,被认为是大乘佛教思想的先驱。小乘佛教后世流行的派别主要从上座部系统分化出来的。大众部与上座部系统在对佛陀的看法上不同,一般来说,上座部系统不把佛陀看作是至高无上的神,而认为他在向人们传播佛法后进入涅槃,身心俱灭。而大众部系统则极力夸大佛陀超人的神性,认为他无有漏法,离情绝欲,寿量无边,以一音说一切法,威力无比等等。此外大众部系统一般认为,有情的心性是本净的,只是偶然为客尘所染,变得不净,解脱就是去除烦恼等客尘,使心性恢复其清静的面目,人人都有可能解脱。而上座部的一些派别则认为,心性本来就是不净的。
6.大乘佛教产生后小乘佛教并未立刻失去影响或被大乘佛教取代,而是继续发展并形成新的特点。小乘在原有主要论著基础上其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形成较完整的小乘学说体系;并受大乘佛教理论影响对大乘佛教理论的选择性吸收,但理论的基本性质上仍保存小乘佛教特点。小乘佛教主要代表是世亲(Vasubandhu)的《俱舍论》,吸收大乘思想后的小乘佛教主要代表是诃梨跋摩(Harivarman)的《成实论》。
7.《俱舍论》作者是世亲。汉译本包括真谛的译本(即《阿毗达摩俱舍释论》)二十二卷和玄奘译本(即《阿毗达摩俱舍论》)三十卷。现存《俱舍论》梵本发现于西藏,此论与偈颂均有藏译本。《俱舍论》是小乘佛教思想发展高峰期的代表论著,较全面地反映了有部的系统学说,既包括了早期有部的基本思想,又吸收了经量部等的多方面观点,包容了后来发展观点,把小乘佛教关于自然与人生等的种种思想与其宗教观念重新进行细致的组织,使之更具条理性,成为小乘佛教发展中的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俱舍论分为九品(即界品、根品、世品、业品、随眠品、贤圣品、智品、定品、破执我品),后人总结出来的表述万有基本存在形式的所谓“五位七十五法”【“五位”指对法所做的五种基本分类,即色法(相当于物质)、心法(心作用的主体)、心所法(即心所具有的作用)、心不相应行法(非色非心亦心所之有为法,行蕴所摄)、无为法(无生无灭的存在)。】【“七十五法”是无味之中所含的七十五个概念:色法十一种,即: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和无表色(不能表示);心法一种,即心王,它是精神作用的主体;心所法四十六种,又可分为六类;心不相应行法十四种,即得、非得、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名身、句身、文身;无为法三种,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
8.《成实论》的作者是诃梨跋摩,梵文原本已不存在,汉译本为鸠摩罗什所译,共十六卷。《成实论》所谓“成”指“成立”,“实”指三藏中之“实义”,具体指“四谛”所表明的诸法之实。该论有二百零二品,内容分为所谓的“五聚”,即:发聚、苦谛聚、集谛聚、灭谛聚、道谛聚。他总体上为小乘佛教的论著,但又受到大乘般若中观思想的很大影响,诃梨跋摩是“大小兼学”,而《成实论》中则大小乘思想兼有。由于其吸收大乘思想中般若中观思想中的否定精神,突出了一个“空”字,这是它与传统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成实论》并未完全接受大乘般若中观学说的基本观念,特别是其“中道”的思想。】
感悟:
佛教起源最初的小乘佛教更具有佛教的历史,而大乘佛教分于小乘佛教,小乘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进行理论完善,并对后期产生的大乘佛教理论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完善了小乘佛教的理论,由其著名经典《俱舍论》和《成实论》可以发现小乘佛教的发展与完善,当今国内大部分信众应该信仰大乘佛教,但由此章节来看小乘佛教似乎理论更加完善。
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矛盾】早期佛教中解脱和轮回学说是与“无我”理论相矛盾的,因为说轮回与解脱总要涉及轮回与解脱的主体,而“无我”说却否认有这种主体。
3)五蕴,所谓“五蕴”(pancaskandha)在早期佛教中主要是有关人或人的身心现象为何物的问题。梵文“蕴”(skandha)有“积聚”和“和合”的含义。所谓“五蕴”即指五种成分的积聚或和合。早期佛教把“法”分析为“有为法”(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的事物)和“无为法”(无因缘关系、不生灭变化的存在,如“虚空”和“涅槃”等),又把有为法进一步分析为“五蕴”,即:色(rupa)、受(vedana)、想(samjna)、行(samskara)、识(vijnana)。五蕴是佛教教理中的重要概念。早期佛教中有时也指一般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但主要还是指现实的人或人身心的构成。这一理论提出表明在五蕴之外不存在独立的“我”或不变的主题,世间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