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里的第一篇文章,去年大二的时候看完书随手写的随笔,想发一下分享一下
在大学让我接触了咖啡,画画,也让我喜欢上了咖啡,画画,看书……
本来课程不算太多,能学的自己满意就好了,空闲的时间还是有的,我对电视剧,视频,聊天,游戏不怎么感兴趣,拿什么来填饱我的时间呢?闲着的时候就开始看书吧!
同学推荐了《等一个人的咖啡》,这应该说是第一次看有关咖啡的故事,等看完也没写感受就这样过去了。再后来写中国饮食文化论文,在图书馆偶然看见有关咖啡的书,等看到拉花的时候,瞬间被吸引了,太美了,这是一种艺术,从此开始要正式认识咖啡了。
大二寒假开始去咖啡馆做义工,没有一个人支持,没有关系,我喜欢就坚持了一个寒假,学了拉花和勾画,每天在咖啡馆用酱油和洗洁精练习,多多少少应该也有几百杯,最后只学会了拉一个心,但我还是喜欢自己投入的做一件事时候的认真,不知时间怎么过去的状态,就这样,找到了这个状态。
在咖啡馆让我找到了自己,因为做义工,没有老师,每天自己,所有自学,每天早晨八点去咖啡馆,按时吃饭,做咖啡,看书,写东西,反省,还有一个陪我的朋友,这样的生活我很喜欢,不用每天待在家里玩手机和朋友去逛街,这样就够了。我不并认为有别的爱好就是对自己专业的不负责。
因为喜欢咖啡,所以认识了《咖啡苦不苦》
因为《咖啡苦不苦》,认识了世界上的好多咖啡馆
也许 它离我很远
文字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咖啡馆不只是咖啡明信片
是一种气氛
柏林西——澜德维尔运河咖啡馆
这是我最喜欢的咖啡馆,她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做舒服,对,休闲的生活。下班的人不着急回家,先喝点,说点,放松一下自己,每张桌子都是满座。
——“这当然不是办公室里能想象的,也许是在自己家里做不到的事,必须到一个可以不拘怎样的人都可以被接受而地方,什么也不想,信马由缰。”
柏林东——五羊咖啡馆
把玩的是东柏林的嗒然若丧,记忆的目录。在德国只有柏林有通宵的地铁,为方便在咖啡馆过夜的人回家。因为不事奢华,在这你可以想到原来的生活,人和事,柏林墙倒塌的时候,东柏林向边界狂奔的人潮,以及后来他们对物质世界深深的恼怒与失望。
——“不那抹合乎世界主流观而是放逐和叛逆的,不那么中规中矩而是自在和满不在乎,不那么甜美可人而是颓唐和忧伤的。那是东柏林从狂奔美梦醒来以后的心境。”
新泽西——大石镇咖啡馆
这里有我喜欢的小镇,一家医院,一个邮局,一个小火车站,一条精致小店街道,一个小警察局,一家小书店,还有一,家,咖,啡,馆。就这样一个精致的小镇。
——“理想的实现常常就是这样,你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可已经不是原来想象的那个样子。”
伊斯坦布尔:君子们咖啡馆
旧金山:俄罗斯的糖霜
圣彼得堡:无名咖啡馆
巴斯克:无名咖啡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