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的身体里住着两个“我”,是不是有点分裂,它们时常在打架,要么就在辩论。瞧,这不又辩起来了:
一个跟我说:赶快起来吧,说好早起的。另一个“我”这样说:外面雨大着呢,反正跑不了步,不如多赖一会儿,难得啊。前一个又说:早点起来刚好呼吸新鲜空气,看看书,做做早饭都挺好。后一个则说:平时都是醒来忙这忙那的,今天刚好多休息一下,书晚上再看吧,早饭直接外面买点。………………
有时候,前一个“我”赢,会让我立刻行动起来。我知道早起的好,跑步的好,知道吃早饭的益处不吃早饭的害处,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于是,我就行动起来了。很多事都开始做了,可是……都停留在起步的那些天里。
也有时候是后一个赢,确实让少做了好多事,享受了好多悠闲时光,然后我就在这儿悠闲里蹉跎了许多时光,最终得到了懒散和拖延症。
前一个我,总是懂得很多道理,提醒我要理性,有时候一理性就会想太多,想多了很多事就被想没了,没了开始,没了最初脑中显现念头的那种冲动。
后一个我,够感性,总是帮我找到诸多理由,让我不那么累,不用费劲思考,不用那么努力那么辛苦。
两个“我”总是轮换上阵,轮换占上风,于是一个阶段的“我”是行动派,一个阶段的“我”悠闲派。
处在现在这个尴尬的阶段,尴尬的生活状态,尴尬的财务状态,这次那个感性的悠闲派被狠狠地压制着,这不我便开始了较长阶段的行动:比如今年年初开始的理财学习;3月底开始的小灶群的学习一直到现在。是工作以来坚持了最久的行动。对我来说,也算是一个突破,原来我的懒散症是可以治的,我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我还有机会去遇见更好的我。不过感性的“我”偶尔还会出来刷刷存在感。比如说六月份我中断了几天的晨读。坚持了两个多月停下来以后感觉真不好,虽然有一部分是工作的原因,当时跟自己说:这几天太忙,等过阵子忙好了再补,就这样说服了自己。
两个“我”如此对抗,力不能朝一处使,即使作用力再大,也是大打折扣的。能不能让它们朝着一个方向使力,二者协同作战,同一方向的力形成合力更有凝聚性。
营造一条路径,知道该往哪儿走。预设目标可以让我们知道要做什么,如何做。比如,制定每月目标,为了实现月目标,我把一些事项落实到周计划和日计划中,比如一周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天输入输出,每天晨跑等。通过目标的以周和日为单位的细化和落实,就不用担心月底要临时抱佛脚了。为了保证行动的落实力度,我提前一天在APP设定日程管理以及用打卡的形式来督促自己。
营造好的氛围,让自己更主动。环境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能够起到暗示激发的作用。比如要读书,静谧的房间里,一张整洁的书桌,上面亮着一盏台灯,放着一本准备阅读的书。在这个氛围里能让人有主动读书的愿望,感性的想法就会推促自己赶紧行动。备好的运动装束,让人有去运动的想法。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让理性服从感性。
而当我想要懈怠的时候,就多理性分析自己的尴尬现状,设想做个努力的我和不努力的我几年后可能的样子。一想到以后落拓,有啥理由现在不努力呢。想要以后显贵,不如现在受罪。总比,以后老大徒伤悲好吧。
让感性的“我”多一点积极,多一点正能量。想象着行动带来的好的愿景,带着愉悦感去行动,这样行动的时候我就不会拖自己的后腿了。
比如说,最近跑步的时候,我就想着只要跑到5km就给自己发50块的红包,发到一个专门账号里,一个月后用这笔红包费用买自己想买的东西,不算在原本的预算花费中。这一招对我自己还是很灵的,偶尔我对自己也会有点抠。
当感性的“我”变得积极起来时,理性的“我”就不再纠结了,立刻行动起来:换上最喜欢的跑鞋出门就开跑。点开“剽悍晨读”,做起笔记,然后开始描述我的“晨读感悟”;拿起书桌上已经开读的书,翻到书签插入的那一页,开始我的阅读时光。……
当原本心中的小恶魔成了代表光明的小天使时,两个“我”合成了一个积极行动的“我”,一直以来行动和懒散周期性变化的情况得到明显地改变。
道理人人知道,我自然也知道。就像我可以劝说别人要理性,轮到自己的时候却也是故旧,那肯定不行。要让知行合一,只有先让自己不再跟自己打架,我们所有所懂得的道理不再只是口中的道理,而是化为我们自身的实际行动。
改变需要行动,更需要持续。一个积极行动派+一个道理践行派=?
等于啥呢?就是那个我最想遇见的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