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我们还常用专家的意见来证明,专家意见可信吗?”小白询问。
小白是一位刚入职场1年的产品经理,想要增强沟通力,前来咨询。
“你的感觉是?”
“不太可信吧,有时候几个专家讲的都是相反的观点,不知道该听谁的。比如有人会说早上吃鸡蛋配牛奶很好,但有的专家则会认为鸡蛋不能配牛奶吃。”小白回复。
“对,当我们听到专家意见时,也需要多问几个问题。”
@素心人生设计:将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其实就是诉诸权威的一种方式。
我们一般会认为专家所处的地位使其能够有渠道接触到某些特定事实,并且这些人有特殊的资格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结论,我们就会更多相信专家的意见。
但其实专家常常也会犯错误,他们内部的意见也经常不统一。
所以,当我们发现表达者在引述专家意见时,我们需要问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这个专家呢?
紧接着我们还可以再继续追问下面这些问题:
对于所谈论的这个主题,专家拥有多少专长、训练或特别的知识?这个主题是不是他潜心研究多年的结果?
这个专家所处的地位是否使其有特别好的渠道来获取相关的事实?专家是否拥有足够多的第一手资料?
专家的立场是否客观中立,他是否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个人需求、原来的预期、态度、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等?
最后,我们还可以问这样的问题:这个专家是不是因为经常做出可靠的断言而名声在外?
同时,《学会提问》一书对网站质量评价也提出质疑,它认为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评论的主要目的是用来促销产品,而不是客观告诉消费者具体的情况。
所以消费者应该努力了解网站的建设目的,网站的信誉以及与之有联系的发帖者的经历,了解地越多越好,才能够做出评判。
“对,有些广告中的专家其实是收了钱的,如果从专家的背景、地位和立场做出判断会更客观。”小白总结。
亲爱的书友,你有什么收获?欢迎分享和交流。
#每天一个职场故事# DAY 277
@咨询师素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美国正面管教父母讲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人际关系咨询顾问,英国思维导图导师。
个案时长1000小时,10年+管理,4年+心理,以结果为导向,陪你玩转职场,情感家庭幸福,设计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