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喜欢偏文静些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话不要多说,能说到点子上,表达清楚意思就很好。那些张牙舞爪,喋喋不休,好插话,喧宾夺主的人恐怕没有多少人喜欢。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插科打诨,在节目之前,说些自认为很高明的打趣的话,并且是没完没了,能到观众厌烦的程度。
我们身边也不乏那些话多的主,在车上一路就听他说,谁也插不上话,可谓能说至极,竹筒倒豆子,话似乎能连成串,不经过大脑,听似头头是道,实则就是聒噪,他旁边的人恨不得把耳朵堵上,或转移位置,有时真感慨,这样的人不干个一官半职,真是屈才,然而恰恰相反,这样能说的人一般还真就是一般人,反而那些寡言沉稳,慢条斯理,重思考的人在显著位置。
农村的老人经常会用“可别把话掉地上”,形象地劝阻孩子们少说话,按理说,话多,做得就少,人们还是喜欢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人,对话多的人多少有些反感。
随着时代进步,有人又说了,光干你要说出来,写出来,要不你累死谁知道,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对,我们工作、劳动,为社会创造成果,做出价值,难道就是为了获得回报,争取表扬吗?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默默无闻坚持奉献的人,正是有他们的不离不弃,不言不语,才让社会主义大厦巍峨屹立,光彩夺目,如果都是指手画脚,呱呱叫的人,能有现在巨大的发展与成就吗?
诚然,说话是一项艺术,是一个人必备的才能,是架起沟通、了解、理解的桥梁,不会说也不行,说不到点子上也无用,要有会说话,巧说话的本领。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是在生活工作中与人打交道,与人相处的最低要求和说不好话带来的麻烦的真实写照。一句话能惹人笑,一句话能惹人跳,正说明会说话的重要。话不要多,但要说得恰当,有理有据,婉转耐听,不伤人,不刺激人,不故意挑拨离间、陷害人,不以讹传讹,传播虚假信息,不虚张声势,夸大其词,有一说一。还是那句老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