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训练营其间我们又投了一次标,我们努力的准备,不断的头脑风暴,推敲和调整我们的方案,但是结果还是和前3次一样依然没有拿到项目。接连不断打击让我和我搭档进行反思,比起来去年和前年现在的市场是怎么了?这么的买力还是拿不到设计项目。面对眼前的失败固然会让我沮丧,但是不会丧失信心。分析市场已经发生变化经济增长放缓,地产经济萎缩,事必让地产供应链上出现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高品质,高服务,低价格是必然趋势。孟子说:生于犹患,死于安乐。逆境中或许是我们成长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参加这次特训营的原因,希望能在读书和学习中找到更多方法和出路。
通过特训营的学习,了解了很多的能解决问题的知识工具。只有用这个工具,才有可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首先,相信微习惯的力量,从点滴做起,解决团队内部最普遍的沟通问题,让大家学习沟通五步法,虽然做不到五步完全做好,能做到前两步输出与接收做到一致,减少信息丢失就可以减少很多因沟通造成的内耗,然后再深入学习让更多的人去主动思考与主动去工作;构建生物态的团队才可能让团队走的更远,和同事沟通之前我会分析他是“情境领导针对的四大员工类型”里的哪一类。我该用哪种方式和他沟通才更好的引导他做好工作;梳理工作流程里每个环节,优化细节,提高效率将工作流程,出品形式标准化格式,开始积累资源,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减少重复工作重复成本,降低边际成本;为了让项目设计师有更好的表达能力把设计方案讲好,要求大家每个方案都要在公司内部预讲。通过实际训练我会给大家分享《高效演讲》的方法,我会告诉大家什么是“坡道”,什么是PEEP,根据我的试用,我相信这些方法一定能帮助大家提高演讲力;上班第一天就安排了要调整公司对外的宣传资料的形象,甚至是和客户沟通的语言方式,并且开始研究公司的日常推广要去怎么做,才能提高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为了让团队成员能更好的相处,我还给大家分享DISC……;不敢确定这些行动一定就能解决眼前问题,最起码是这些做法都是在向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点滴的改变都会让我觉得做的事很有意义。
参加这次训练营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看看怎样三天读一本书?以前坚持一个月读书可以做到,读十本用一个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并且还要写读书笔记,不可能的事做到了,我想这应该是《掌控习惯》里所说群体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习惯,是一个我们复习、内化、应用的过程,让知识掌握的深刻。整个训练营的过程紧张充实,让这个漫长和难忘的假期变得更有意义,不虚此行。
训练营结束了,感觉读这十本书有囫囵吞枣的感觉,这么大的知识量,需要去“反刍",今后的时间需要再读这些书,希望能分享给家人和同事,把这些知识熟练掌握内化于心。掌握书上的内容掌握,不要让他成为自己的谈资,要成为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知识是能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问题的,他是有实用性的。就像是特训营的主题——读出生产力,这一个月只是“读”,要“出生产力”,这是需要我长期去践行的事,做到“知行合一”才是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