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巴士在路边停了下来,原来有一对老夫妻要在中途下车。在停车的当空,透过车窗可以看到前来迎接他们的人——另一对满头银发的老夫妻。
看样子他们是很熟悉的旧识,一见面四个人脸上都绽出灿烂的微笑。随后是颇具澳洲风范的打招呼方式:男士和女士以及女士之间是热情的拥抱,两位男士间则是礼节性的握手。迎客一方的老先生将朋友的行李放进车里,便载他们离开了。我们的汽车也随即启动。天空是那样蓝,那般明亮和纤尘不染,与空气中留下的幸福感交相辉映,一齐在车内人的眼中打下了个温暖明亮的记号。
汽车终于停在了Orange。提前查了要入住的Airbnb的房东地址,离车站有3公里多。此刻背着一个超重背包的我,才体会到了在澳洲没有车相当于没有脚的辛酸。没办法,脚毕竟还是在的——走吧!
Cook park是Orange最大的️公园,也是来往游人的必到之处,尤其是赏秋的季节。我路过此,抱着在澳洲逛公园的习以为常的轻松恬淡心境,也将Cook公园转了一遍。果真没令我失望——别家公园有的鲜花绿地喷水池、白鹳水鸭小孩子这里一概不缺,却又有它最妩媚点睛的元素——秋色。
当大自然夏末秋初的凉风开始接触到这些在阳光中闪光的娇嫩绿叶时,却有本事让其换一身新装——由最初的碧色转黄调,随着秋的深入,再由金黄渐染至热烈的橘红……每一片叶子仿佛依照自身的选择在换装的进度上或快进或缓停,因为每一张叶片上的涂色都不同,每一颗树的每一条枝干上都张铺出不一样的绿色金色或红色,层层叠叠,概不相似。
也有通体金黄或烈红的树,那是叶片之间配合默契的成果。华丽贵重的一身,在烈日晴空下敞露灵魂,光芒四射。秋风临至,笑声爽朗——这样浓烈单纯的存在在任何地方都不啻为一抹夸张的图景。人从树下走过,也感到一种像是被层层依恋和温柔包裹的完整。
我靠一双脚匆匆行进着,虽是度假,却依然受时间紧迫的制约。经过一颗树旁,我看到正躺在树下小憩的一个男人。阳光画面正好,不知为何心有所动,我下意识停留几秒,拿起相机,无比熟练地对焦镜头按下快门,旋即抬起脚想接着赶路。却在放下相机的一刻忍不住嘲笑起当下的自己来。
多少出门在外的游人同此刻的我一样遵循着千篇一律的行为模式——即使遇到动情之景,真正依存于心的记忆恐怕只占一小部分而已,另外大部分是用相机或在对其他人描绘所见之景的肤浅概括性语句里——“啧啧,美极了,真是美……”——来定格留念的。
而那个躺在树下的男人,既没有相机,也没有任何倾谈的对象。他只是静静地躺在那儿,静静地呼吸和感受——令一颗心敞开,充分地留意、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分一秒。仿佛身边的景物此时只因他而存在,而他亦是全然融入其中,忘记了自身作为其他角色应当有的姿态。
我想,之于他,即使多年过后,亦在脚步匆匆中看过了许多风景,但如果与这一刻想比起来——那穿过树叶间隙闪动的阳光,如细碎的钻石般铺满全身……这样无忧无虑的惬意心境,恐怕是从其它风景照中所得乐趣的十分之一都不及的。
房东家在一片近郊区的空旷的高尔夫球场对面。我到达时,见到的是一位在一栋大房子里独居的老人和他养的一只名叫Geoffry的猫。他听说我一路走过来,略带惊讶地表达了对我的同情,并遗憾地告诉我没有自行车给我租,如果我要回镇上,恐怕还得靠两只脚走回去。
这时的我疲惫已极,卧室里铺着雪白被枕的床对我而言是极大的诱惑,悬挂着自动卷帘的窗外已暮色初降,周边静谧无声,似乎再也没有比睡觉更好的安排了。
我就这样在疲惫和无人打扰中沉睡了良久,原定的闹钟自然成了摆设,到终于睁眼醒来时,窗外已夜色沉沉——但对于吃晚饭的时间并不算太晚。只不过今天是节日,镇上会有几家餐厅营业呢?肚里的空城计早就唱得花样百出了——没办法,咬咬牙再走回去好了!
走到脚痛的时候也终于来到了镇上,整个世界突然由暗转亮,也才有了生气。我打算在一家名叫Bodhi Garden(菩提树)的素食餐厅吃晚餐。这家餐厅除了位置、网上评价都不错之外,最重要的是素食。虽然我不是澳洲公民,但也想对这个节日的由来——加里波利战役中澳新军团的阵亡将士表达一份致意。
本以为在节日里凡是营业的餐厅都会人满为患,但一路沿镇上的主街道走过来,营业的餐厅(大多数是中餐厅)不多,也绝对不满。这一点跟我生活的小镇很不一样。从这一点看来,Orange有它独特的不被商业化侵扰的质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似更懂得享受生活。
推开菩提树餐厅的门,虽然里面灯光明亮,我却是这个时间唯一一个顾客。我挑了个靠墙角的位置入座后,点了素蒸饺、香菇串和冬阴功汤。
老板也是服务员,看起来跟菜品一样——来自泰国,态度殷勤而友好。等最后一道汤上来时,我已经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其它的。汤是由看起来像老板娘模样的女士亲自端过来的,说是细火慢炖真是一点都没错,味道好得让我忘记了拍照。只不过现在在写这篇游记时才有些后悔没用图片记录下来。这是来澳洲之后吃过的最好的一顿素餐,买单时,价格也格外美丽。
吃饱喝足,便想去当地的central market 购下物。出门时走错了方向,餐厅老板因为之前有问过我去哪儿特意追出门来纠正。我内心洋溢着感动,心想除了内心的善良,我们之间黑发棕目的相似也是令其友善精神格外被激发的原因。
走过Robertson公园,看到加里波利战役烈士纪念碑前已摆满了鲜花,在月光下更显圣洁、庄肃。整条街道都弥漫着一种芳香,像是来自某种高级香薰的淡雅怡人气味,难以捕捉而又真实存在,令人心荡神驰,陶醉其中。
在Coles(澳洲连锁超市)门口上了出租车,载我的司机是位礼貌敬业的老先生。确定了我要去的位置后,车便在茫茫夜色中启动了。当车驶入一个靠近人行道的拐角处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我们那时正停在人行道前,让一队人过马路。 人群中走在前面的一个年轻男子却径直朝我们的车走来,我很惊愕地看着他一步步逼近,直到他的脸都快贴到了车窗上……随即,他恶作剧地举起双手猛地击打了下车窗,脸上带着明显醉意的狡黠——真是奇葩!他身后的人连忙向我们道歉,我的司机气得毫不含糊得骂道:“愚蠢的白痴!”随即关心地问我有没有被吓到,还说过节给了这帮不靠谱的年轻人喝醉的理由。不知为什么,我心里觉得好笑的成分多过了惊讶和责备。
第二天我决定造访当地的文化中心——Orange博物馆和图书馆。来澳洲后,逛博物馆成了极为方便的一项活动。几乎每个城镇都有代表当地地方特色的文化中心。在一座不大的建筑里就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可以说,要与一座城市建立精神上的亲密感,参观它的博物馆是最务实的行动。
Orange博物馆的整体风格是跟耕种和自然有关,这跟当地以农耕为主要产业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进入陈列大厅,除了不少展出的在不同时期各式各样的农具以及人们过去从事的主要生产的图片解说,比如养蜂,酿酒,面包制作,从音响中不时传出的役马耕牛的啼鸣声更加强了这种渲染效果,仿佛一下子就触摸到了农耕这一在当地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一席的经济产业的真实脉搏。
我在一间介绍当地稀有昆虫的展室里席地而坐,面朝着幻灯片屏幕,看了几分钟有着跟我的闪着绿宝石光泽的指甲油相同外壳颜色的昆虫的滚动影片,便兴味索然了——我向来不是这些五花八门的多足带壳生物的爱好者,于是起身转战图书馆。
走出博物馆大门后我不禁再一次驻足,欣赏这一独特而时尚建筑的整体面貌。博物馆仅一层,内部与一间咖啡厅和一个纪念品商店相连。但最独特动人的设计要数外部的楼顶——是一个45°的斜坡草坪。人们可以花几分种时间爬上不算缓的斜坡,在最顶处躺坐休憩,或多角度俯瞰近处的Orange镇貌。小孩子则擅长“因地制宜”地发明各种游戏——他们一遍遍地从斜坡顶端滚下来,再鼓起劲爬上去,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笑声灌注整个翻滚速降的过程。
逛完图书馆,该是跟Orange告别的时刻了。回想起这短短的两天,除了大分水岭蓝山山脉西麓更为纯净温和的自然风光,印象最深刻的则是遇到的人都异乎寻常的友善——素食餐厅的老板,帮我叫的士的超市女收银员,图书馆里主动询问想提供帮助的老先生,药店里不厌其烦地帮我找药的女店员……
我想,这也许就是旅行最大的魅力——在陌生的国度,从陌生人那里收获、积蓄幸福感,营造一个积极欢欣的自我,再在新的更大的陌生中感受和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