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望
腊八节过去好几天了,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让我想起了在少儿时代老家过年的情景,特别是到外婆家要棕子、再拜神和招魂仪式,更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那时, 在我家乡,每当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派人到外婆家送礼取棕子等过年礼物,当时农村的生活比较艰苦,商品也不够发达,很多往来的礼物都不讲究贵重豪华,但不管生活水平如何,都不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尤其是过年,该走亲戚还是要走,不在乎礼物的份量,礼轻情义重,我记得,我家给外婆家准备的礼物有猪肉(一般是半肥半瘦的腊猪肉)、方块红糖(砖糖)、挂面(或米粉丝);并根据外婆家亲戚的人数决定带去礼物的数量,做到外婆家的亲戚,每家一份,从我读小学三年级之后,每年过年到外婆家要棕子的任务就落在我身上了。
对我来说,这任务既光荣又神圣,一定要把礼物送去,再从外婆家要回棕子、糯米饭、煮熟的红鸡蛋,这是当时必不可少的传统过年礼仪,因为在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进行拜神和招灵魂(未成年人)的仪式(习惯认为平时未成年人容易失魂落魄),需要用外婆包的棕子、糯米饭、煮熟的红鸡蛋,其中小棕子用竹叶包成尖尖的牛角形状,估计是小孩子最喜欢吃外婆做东西而且做成小孩子喜爱的形状,符合小孩审美习惯,小棕子经禾草灰水煮熟后,小棕子很香,九个绑在一起,说明是作为祭祀品的用途,因为上桌拜祖的供品都是单数,除夕之夜,先接小孩灵魂后,再拜"天地君亲师位"高堂牌位,最后才拜祖公,各烧完纸钱之后,把杯中酒水散到烧纸的火中,就可以搬菜切肉上桌吃饭了,在重要节日,需先向神灵们致敬,所以,这是过年必行的重要仪式。
拜神仪式之后,我们就能围在火炉边吃年夜饭了,除奶奶和父母外,伯叔兄弟、婶嫂姐妹平时分灶的,当晚大家都聚在一起,分成几桌,喝酒的一桌,吃饭的一桌,席间,有说不完的话,有碰不完的杯,喝不完的酒,现场气氛热烈,让人静不下心来,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就是有电视好节目,也没心思欣赏,小孩们都在玩耍嬉闹,他们都准备好初一天亮时燃放的鞭炮,该穿的新衣服,家庭主妇则煎好豆腐圆(一种带馅豆腐饼),磨好的糯米浆用布袋吊起来,滤干水,供初一早上起来能做汤圆吃,在我老家,初一早上必吃汤圆,寓意着新一年里的生活又甜又圆……。
时过境迁,觉得那时的过年到外婆取棕子的习惯很有意思,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