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贺嘉老师的直播内容为:你会不会做一件事,坚持不到一个月就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你会不会间歇性努力,然后陷入自责?
然后他还专门@我,问我有没有中枪。
我承认曾经的我有类似的纠结和内耗,虽然在这条路上已经治愈很久,虽然间歇性的时间不会那么长,但依然还是会存在这个问题,其实我发现生活中类似我这样的问题的人很多,所以梳理一篇如何治愈这个问题。
所谓间歇性努力:是指偶尔受到外界的刺激,比如看了一篇鸡血的文章、看了一篇励志的演讲、看到熟悉的朋友从160斤的大胖子,有了百斤以内的迷人曲线、曾经毫无起色的人,忽然创立了自己的业绩,这种当下的刺激,会让觉得我也可以我也能做到,于是准备热血奋战。
只是持续不到三天,发现任务太难,发现那个工作不适合自己做,发现那个目标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又开始混吃等死的日子。
之后就是再来一轮新的热血鸡汤励志演讲和新的刺激故事,又会有新的一轮热血和新的一轮颓废之后的混吃等死。
所以间歇性努力的核心是发动机是靠外在的,是靠着外界环境的偶然刺激而产生的偶然冲动,但内在没有坚定的目标和信念,所以呈现的是稍微一努力,就把自己感动的要死,实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
美国的心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里提出了20英里法则这个概念。
从美国西海岸的圣地亚哥(San Diego)到美国东北部边境缅因州(Maine),大约为3000英里(miles)。地貌十分地复杂,而且经常会遭遇天气变化。每天该走多少英里才是一个合适的速度呢
找了三组人做实验:
第一组人一天能走40到50英里。坏天气时休息,1英里也不走。
第二组队员信心满满,每天走50-60英里。
按这个速度,2个月就能到达终点。
第三组队员选择每天走20英里。不管是好天气还是坏天气,他们就只走20英里。
这三组人中哪一组会最先到呢?最开始大家以为是第前两组人,但结果是第三组人。
原因在哪里?
第一组受天气影响的因素太大,而且为了休息,队员们会降低坏天气的标准,就阻碍行程。
第2组人,开始踌躇满志,急于求成,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但有人跟不上,就渐渐失去斗志。
第三组人,每天走得不多,即使在坏天气坚持也不难,所以他们没有受坏天气的影响,每天严格执行20英里。
第三组人较前两组人,他们做对事情有:聚焦目标,划分任务,积极反馈,这就是治愈间歇性努力的核心。
一、聚焦目标 无问西东
确认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自己能做成什么?自己能擅长什么,而不是去看别人做的什么就心动想去模仿。
我曾经在聚焦目标这一块徘徊很久,实际上就是太贪心,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但是最后发现都不成。
精准目标就是明确自己的初心,确定自己的选择标准,就是不断寻找自己的人生使命,这一点和其他任何人无关。
当每天聚焦自己的目标,告诉自己想要什么,再看到别人在别的赛道上取得的成就,就不会心猿意马。是在20英里法则中前两组人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停止,在跑的很累的时候休息,其实所有这样的时刻都是在消耗斗志力的。
比如一个学生在努力的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只要看到自己每天的变化和进步,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即可,而不要因为别人比自己的进步更大,而去否定自己的努力。
二、划分任务 提升行动力
在20英里法则中,第3组人正是将自己的任务定为20英语,这个不难实现的目标,所以他们的坚持也很容易。
有一本书叫做《微习惯》,他就是建议从微小的改变开始,重在坚持和累积。微习惯是指小得不可能失败的习惯,然后去积累和坚持。逐渐达成所愿。比如想要健身,就从一个俯卧撑开始,一个就达到目标,两个就算超额完成任务,不断累积成为健身达人。
三、积极反馈 奖励机制
前两组人在跑得很累的时候休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休息,所有的这些暂停都是会消耗意志力和信心的,所以他们就缺少了积极反馈的机制。
耳机山主人无论天气怎么样,他们每天都有20英里的进度,这种每天达成目标的满足感会让他们有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打动我的一句话是“被看见,被鼓励是所有人的刚需。”其实说这句话的人,是让自己去多鼓励和多看见他人。
当时我的理解是,别人的鼓励和看剑才是前进的动力,所以就有很多精力放在外界去寻求他人的支持上面,把希望寄托在别人除了自己的别人身上,不确定性就增大了。
所以奖励应该是来自于自己,可以是物质的,可以是一份小奖品,可以是看着赏心悦目的打卡日记,总而言之要建立自己内在的小马达。
坚定自己的初心,从微小任务开始,及时的鼓励和奖励自己,重要的是每日的坚持。
对于平凡普通人,我们没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唯有每日积跬步的能力,但是这种坚持和毅力,也是要自我一点点建立自己的小马达,一点点前行,终有一日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