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满30,感觉自己的前30年都是在懵懂,无知中度过,就像是一个初生儿,却没有初生儿的可爱,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也感叹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很多生命,一丝难以名状的惆怅与后悔萦绕心头。我深知这种感觉是无用的,避免让自己再次后悔,努力找到原因:小时候做“错”事怕被人发现却忍不住做养成的熬夜的习惯对我的整个人生有至关重要影响,是我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分开讲:
不利影响的原因:自己前24年似乎没有人指导,也从来不知道需要自己去寻找指导,因为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状态是什么,每天都活在‘常态’中,只知道被告知要考好大学,成绩要好,才能出人头地,但我从没有真正理解什么叫出人头地,环境告诉我似乎有很多钱就是出人头地,当大官有地位也是出人头地,因为电视,亲戚,报纸,老师都是这么说的。
但这些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不想赚钱也不想出人头地啊,我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就是看小说,追电视剧,尤其是美剧港剧。而所有的这些都被认为是不爱学习的表现,爸妈那时候把我的言情小说撕掉,看电视也把电视线剪掉,那时候我觉得自己错了,因为我不该通宵看,看书的内容也是不对的,怎么能看言情小说这种不正当的书籍呢。
我觉得我在做错事,却忍不住去做这些我真的很喜欢的事情,所以总是偷偷在被子里看小说,怕人发现,就想着赶紧把这个书看完,一看就看一晚上,看完整本书或是整部剧。现在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一个人真的喜欢什么事物,是阻止不了的,他(她)就算知道是不对的,也阻止不了。让我想起一句老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也是因为这种熬夜不好的习惯,让身体健康下降,身体差了,情绪精神是不会好的,工作自然也是,甚至对养育下一代也有很严重的影响,自己为例,生宝宝之前,锻炼身体半年,孩子就正常顺产,但下一个没保住,是备胎质量不好,虽有上百种质量不好的原因,但我觉得跟我身体健康有很大关系,第二胎之前根本没有运动,甚至很少走路。回顾以往,小时候因觉自己做‘坏事’怕被人发现,又忍不住偷偷做并且想赶紧做完的状态,养成了熬夜和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的习惯,换句话说就是养成身体差和急躁的坏习惯。
而急躁的习惯,在我妈妈身上表现的很清楚,她曾经,甚至现在,打电话不接就可以打10多个电话,而接起来后就劈头盖脸的说我为什么不接电话,不知道我担心吗。大学的时候我从没有反思过她这么焦躁原因,只觉得很烦,后来大了一些,觉得妈妈可能就是担心我,再大些就觉得她控制欲很强,让人不舒服,忍不住远离,后来又学了心理学方面,觉得她没有安全感,爸爸把所有钱给她掌管,她才会有安全感一些。包括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也差一点因为自己的不思考和依附妈妈而破灭。
因此,从婚姻后我一直思考,女人的安全感来自哪里?全职主妇妈妈的安全感来自爸爸,钱和我,这样也就会去控制这三者来达到她的安全感,但人从来都很难控制一辈子,所以妈妈不安焦躁是必然的。
而我的安全感曾经也是老公,但没有钱和孩子,因为孩子我只想好好陪伴和抱持,钱我也够勉强养活一家人,而老公的爱曾经是我安全感和幸福的最大来源。究其原因又和我看那些不务正业的小说又很大关系,从小就憧憬一个爱我到骨子里的男人。就算再漂亮、身材再好、也会赚钱,这些都不是一个人可以爱你一辈子的理由。因为还有其他数不清的变量。只能感叹感情真的就是手中的沙子,攥得越紧跑的越快。
说来也可笑,正是因为看小说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后来的言情小说读的无滋无味,转向有内涵的书籍,总想了解知道自己不明白的领域,同时对自己生活有些许帮助的知识,也正是因为这个习惯让自己变成了别人眼中比其他人更加能坚持更能努力的人,总是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坚持的完成,而从自己身上看到的缺点也更能理解体谅他人的缺点,这话说的有点满,但部分也是事实。
30年,小时候的熬夜和急躁习惯的养成让工作生活中的我痛苦很久,也让30年后的我走向未来的路更宽。有时候和其他人的成功对比,觉得自己太蠢,人家20岁就知道的事情,我花了三倍时间。真是坏书误人子弟,读坏书就像吸毒,戒掉很难。好书能让人有很多个未来,把7年当成一辈子,下辈子你还想这么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