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遇见的人、经历的事、读过的文字,共同成就了一个完整且真实的自己!
不久前,一个朋友说,看见你身边的朋友,你便能看见自己,这句话我是同意的,在我看来,一个喜欢文字或写作的人,对于生活总会是敏感的,遇见的人、经历的事,一点一滴的被这种敏感记录在内心之中,慢慢组成了当下完整、真实的自己,不管是我们认可或不认可的,都在默默影响着我们。生活似乎就如同一个圈,我们在这个圈里不停地经历,不停地轮回,不停地提升格局,时常也能跳出圈去看一看,然后随着年龄及经历的增长,渐渐想明白想活成的样子,渐渐接近想活成的样子。
一直以来,总喜欢和别人聊天,特别是一些年长的人,听听他们对人生的见解及看法,或是对这个时代新生事物的态度,渐渐的我发现其实每个人的脑袋里都装着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着他们各自对外部事物的看法及所思所想,而这些看法及所思所想便是由他们的经历演化组成的。当我们“遇见”了某一个人,经历了某一件事,这个人和事也就成为了我们的那个“世界”中的一员,并且无法抹去。
有人说敏感便是矫情,可在我看来,这并不尽然,我们不停地去经历,无论经历的是好的、坏的、稚嫩的、无知的,敏感都会是一双发现的眼睛,这双眼睛让我们看见别人的同时,也能看见自己。也有人说,敏感的人往往是因为自卑或悲观,但在我看来,自卑或悲观是因为我们禁锢了灵魂,又太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我想,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并不是依据他所拥有的物质和地位,而是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才是成功吧,或者说“兼济天下”之前,我们总得先活好“独善其身”吧!所以,想来,也没有什么好自卑或悲观的,做一个纯粹且洒脱的自己不也挺好的嘛!
我是一个极其害怕一成不变或长期习惯某一种生活方式的人,遇见不可预知的人,经历不期而遇的风景,才会让我觉得心里是安定的。记得2010年的时候,独自一人背起包,装上简单的食物和水,就徒步去滇池,那条名为“雨花”的路,叫做“大渔”的村落,滇池边迎着夕阳在捡贝壳的孩子,风中摇曳并沙沙作响的芦苇荡,石磨旁为我指路的老人,那些美好的场景时至今日都在感动着我,以至于会自然的忘掉被太阳晒伤的手,磨出水泡的脚,一段时间来,随着经历的多了,让自己抱怨的理由也多了,每当困惑的时候,总还是会习惯找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静静的听听风,看看夕阳,片刻的逃离总会让自己觉得释然很多。由于工作的原因,近几年我几乎自驾到过云南的每一个地州,尽管大多数行程都匆匆忙忙,但每个地方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美食、名胜,不同的朋友,还有路上遇到的人、遇到的风景,这些都无时无刻的在丰富着自己的内心,这也使得我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幸运的。
事实上,我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伪文学爱好者,最近几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已经很久没有写东西了,但对于文字的喜爱却从未改变过,期间也曾一直在关注各类APP(ON*、美*,还有各类公众号),每每看到优美的文字,不管是关于生活、文学、人生或是创作的,都会被深深触动。但这些年,我是焦虑及不安的,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所有的不安都是来源于对未完成使命的焦虑”,是的,可是什么才是未完成的使命呢,或许就是那个想活成的样子吧。
关于简书
说了很多琐碎的话,关于为什么开始简书,一方面是想认识更多喜欢文字的人,另一方面则是想让自己通过写东西总结和沉淀一下自己(其实我并不确定是否有时间和条件可以让自己静下来码字),除此之外,我一直认为自己的文字还是比较稚嫩的,也不敢期待可以写出好的作品,不管怎样,先开始吧,开始了总是比停留在想的阶段要好一些吧!
— — 行亦
2020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