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假期,我总是喜欢出去的,如果孩子有时间,也必带上。
以前每次出去,都是先生策划,五星级酒店订好,然后就是各种躺、休闲。人到中年,压力、工作,出来就是想放松一下,情有可原。
但我却在母亲的角色里,看着孩子慢慢地变得也懒散起来,没什么精神。虽然手机游戏还没有上瘾,但我能感觉到孩子的喜欢探索的天性无处安放。
一次听哪位老师说起,生长着的孩子的眼睛里是有光的,你只要认真看,一下就可以明白。可我认真看着三岁的笑,我不是很能确定....
带着对自己教育的困惑,我开始学习心理学,后来有缘了解蒙台梭利,结识了希溪谷。2018年底,我参加了希溪谷第一期家长培训,系统的学习了蒙氏教育理念
转眼来到了2019年,笑已经6岁,而她也有了一个3岁的弟弟—果。蒙奶奶说,6岁的孩子需要自然,丰富的环境。于是我们带着孩子们去了海边,去了山林,去了沙漠,去了城市。。。越来越明白,带孩子去的旅行,与大人不同,不为放松、社交、晒朋友圈,而是为了看到他们发亮的眼睛,找到她们的正确打开方式...
今年的寒假,我们又出发了。
期待已久的圣诞老人
让旅行在开始前,就在孩子心里埋下好奇和期待的种子——
在出发之前,我们已经开始畅想和期待旅程中会发生的各种事情,这都是在晚间的故事时间发生的。我们开始了解:圣诞老人真有其人,他到底是什么人,做了什么?还有三个小女孩的故事,为什么礼物都是在放在袜子里?...
妈妈:我们要去圣诞老人家,也可以看到小精灵吗?
我很认真地回答:“不知道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圣诞老人。”
笑果准备了很多问题想要去问那个,她们在圣诞狂欢夜、各处宣传页、连梦里也见过的圣诞老人。
比如笑想知道:为什么圣诞老人知道孩子们到底想要什么礼物?果想知道:第一份圣诞礼物是怎么做出来的?我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他们问问身边的人,笑果得到很多不一样的答案是——“不知道”或者“圣诞老人会去你的梦里问你”……
然后在那一天,笑果终于站在芬兰罗瓦涅米圣诞老人办公室里,这个在很多游记攻略里写的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小房间,见到了那个穿着红色睡衣的大胡子老人的时候。他给出了他的答案——“我通过看你给我写的信,我就知道你们想要什么了,所以你如果想要一个礼物,记得写信给我哦。”他还带果去看一个很大的机器,他说就是这个机器把玩具做出来的。果看着那个大机器和一个个木头玩具,觉得好有意思,但果并不想要那个机器做出来的玩具,因为没有他喜欢的汽车。
我想他们心里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旅行本身的重量
生活本身的重量如果能与孩子一起面对,他们便得到了生命真实的意义。
旅行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生活的重量沉淀在行李箱里,沉淀在路程上....笑果也会遇到时差,因为赶路而早起,因为饿了却找不到习惯的饭菜必须退而求其次,选择plan B....
然后,不舒服,哭闹,或看着对方哭闹,而我也会觉得有时候会被搅得头昏脑胀,我看见自己被埋在情绪里。看到我们之间的冲突,那是艰难的时刻。
而我的体会是:真实地告诉孩子我们遇到了什么,比安慰他们更能帮助他们站起来与我们一起完成一个个原本可能并不容易的任务。
然后突然果就不懒床了,因为知道飞机不能等我们;笑会把弟弟的书包重新整理,因为弟弟自己装的书包背起来会觉得不舒服;弟弟在车上睡着了,我实在抱不动这个穿着厚厚羽绒服的40斤大肉球,弟弟居然自己走回酒店(我在旁边扶着),闭着眼睛,我第二天问他:知道自己一边打呼噜一边走路吗,他说不知道。。。
笑果的随身玩伴
只要自己真的愿意,坚持便会产生
笑用自己的钱买了一个娃娃,她很喜欢,去哪里都带着。之前我也会担心她弄掉了,所以会明确和她说如果带,全程都要自己拿着,不能让大人帮忙。
而事实证明,她确实照顾好了自己的宝贝,总是记得娃娃在哪里,弟弟也受到感染,有时会帮笑照顾着这个娃娃。在那样的白雪环境下,一个随时拿在手上的娃娃意味着如果不戴手套在户外就无法牵着娃娃,带上手套就拿不稳娃娃,室内很热,穿穿脱脱总是发生着,所以笑的小书包和手套还有她自己都在帮助笑保护着她想做到的事情。
相比起来,比她小三岁的弟弟,难度更大些,姐姐是他的榜样,所以果也会要求带着他喜欢的挖挖机,但是遗失就时有发生了。但是弟弟的也有他自己的办法,把我和张爸爸还有姐姐都拉上,我们都会提醒他,你的挖机呢?或者有的时候,他就会选i择把挖机留在酒店或者车上。因为对他来说,这个风险还是比较大,而果果体会到了...
芬兰的火车不一样
专注和观察是从热爱中流出来的
晚上插播了一次短暂的火车旅行,这是果的最爱,为此,果愿意坚持走很久的路,不让抱,而且也抱不动......
在火车上我们认真地比较了起来:芬兰的火车隧道更大,是圆形的隧道壁,火车宽,但并不长,只有两节车厢,它的窗户是三层玻璃,灯的样子也不一样,还有车站显示屏和门边的刷卡机,很多都不一样,座位更宽更大,受电弓也不一样。。。
大部分我都没有注意到,果却非常准确地说出来了,绘声绘色。
孩子看世界的那个好奇的样子,真让我着迷。
把书带上去旅行
书,对于我,是一种指引和朋友,而它要在真实世界的路上才会醒来
带着书本去旅行是一直的习惯,这次,特意选了几本与车、旅行、地理相关的书。不会特别想明白或者设置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要求把这些书都看完,事实是:我们这次带的书过多,并没有看完。抛开这个,孩子读书,我更喜欢抱着发现的期待来等待的。书原本就很好,如果没有太多干扰,孩子都会喜欢打开它。笑是家里的图书管理员,家里的书由她负责管理,果负责管理我们的鞋子。所以笑会建议我可以看什么书,放在哪里了。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打开了《穿越七大洲》,这本书不是第一遍看。再读却总有不一样。这次我们停在了欧洲这一页好久:芬兰,在那里,我们从南边的赫尔辛基到了北边的罗瓦涅米,圣诞老人屋书上怎么没有画出来?芬兰的桑拿房?什么样子的?两个小家伙讨论着他们进过的桑拿房....好热,木头....现在我们在阿尔卑斯山,哇!真的好高啊!好大啊!这里有什么?顶级甜食?...妈妈我饿了....
在那一刻,书与生活与孩子们连在了一起....
画画是一直都在慢慢发生的,在飞机上画,在餐桌前画,一个本子一卷笔,想画什么都可以。大人需要准备的就是认真欣赏他们的成果。不评价,不虚浮地表扬,认真看懂他们的画,那一幅幅画也会慢慢地越来越认真。我发现果的火车越来越长,笑画的内容越来越多,里面的故事也越来越不一样......
我们不要自己睡
自由和规则是孩子成长河流的两岸,它会指引孩子成长的方向
笑果之前就可以自己睡了,但这次旅行,第一个酒店订房间的原因,我们又必须和床一起睡。在第二个酒店时,是孩子与我睡,先生自己单睡的。第三个酒店时,我确实感觉到了这里面的问题,我在告诉孩子睡觉这个事情在家里和外出是不一样的。
所以当被告知不可以,他们需要自己独立睡时,两个孩子的哭声估计惊动了整个酒店。。。
我看到了先生和自己的犹豫。可是当我们很明确地告诉他们,妈妈很需要和爸爸的独立时间,自己睡是他们必然成长的需要的时候。孩子就那样自然地接受了,以后便会自觉走到自己的床上。
孩子们可以敏锐地察觉到我的犹豫和坚持。我越发理解了自己的稳定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旅行中的爸爸
旅行中的爸爸和工作时的不一样,会有更多的陪伴时间,孩子们也会看到爸爸更多的生活状态,他默默保护着我们,拿着重重的行李,安排下一个酒店和今天的行程,然后因为各种突发状况而变更和妥协,却一点没有影响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的心情。
他说要坚持锻炼,于是在孩子睡着了,自己去健身房跑半小时,每次看到他回来,我都感觉在心里增加了一些力量。
爸爸是孩子的山,如果妈妈决定了家的温度,爸爸就决定了家的高度。他就那样站在那里,不像我的唠叨,他更沉默,却无法忽视。
这次旅程收获超出预期,我们与自己与彼此进行了或深或浅的碰撞,也看到了更多。如果学校是学习知识的殿堂;家庭的责任,于我,就是指导孩子如何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正确而一贯地使用知识的地方。
每个家庭都有适合自己的使用知识的方法,我想,我们家找到了——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