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 2024 年 2 月 27 日,结于 2024 年 7 月 29 日
过年假期里,看到了一则微博,是一张图(不是正文中那张图)配了一句话,图是十万天兵围剿孙悟空的场景,应该是取自于动漫电影大圣归来,通过 AI 大模型做了些处理。惊艳的地方在于配文,十分应景。配文的内容是:「历经艰辛的飞升者成了围剿孙悟空的十万天兵之一」。
之所以觉得惊艳,是因为,图文相配,很合适。
这句话换成众所周知的,那就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当然了,这里不会讲讲到我见识到的天才人物的故事这类(因为,我确实也没见过)。之所以会感慨看到的这段话,是由于它让我想到了很久前看到的一篇文章,核心思想就是,人的精力、能力都是有极限的,而每个人又因为个体差异,进一步不相同。
其实在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容易高估自己能力的,就演变成了眼高手低的状态。
就拿年前、年后这两个多月以来面试候选人的经历来讲,抛开学历和过往公司光环,很多应聘者对自己的能力认识都不是很到位。有的简历上写着做了 8、9 年的相关开发,问起来一些常用的技术细节、解决问题的细节,回答的都很模糊,但是如果聊到非技术问题,都觉得自己开发能力贼牛,个顶个的能说。
然而,我们都是普通人,很普通的软件层面的开发者。
结合团队以及自己的经历来讲,真的是抓耳挠腮、几经折腾后,终于解决了某个问题,那对于这个问题的排查细节,真的是能一一道来的。诸如错误的尝试、发现方向的错误、推翻重查、换新的思路、某天上班或者下班的路上苦苦思索时突然灵感一现等等,这些经历,都会有种历历在目的感觉的。是不会存在模糊的回答的。
我们要认识到自己能力的边界,知道自己在某个方面擅长一点,在某个方面欠缺一些。而像我收到的简历中,有的夸张的写着精通 Objective-C、Swift,结果却是,问到共用体、位域这些概念时,疑惑的问我这是啥。
更有甚者,毫无准备就来面试的。对自己的记忆能力,显然也是有着认知误区。就出现了简历上的东西,一问三不知的状态,面试效果甚至不如校招的大学生。
学生时代,老师临考试前,都会强调一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参加工作多年的人,却十分自信自己简历上写的东西都记得,面试前什么都不看,不准备。这显然是对于大脑的记忆能力和遗忘曲线,有着错误的认知。
关于认识到能力的边界,换到大家最常说的坚持这个话题,就是,总会高估大目标的距离,反而低估小目标的力量。
和朋友约好一起学习新的编程语言,远程记录在 github
私有仓库里,进行打卡,互相监督。
起初,他问我什么目标。我说,「短时间内,每周写 3 次代码,每次就 30 行左右,以记录进展的一小步。」他丢来一个鄙夷的表情包,说他自己要每天跑写 300 行。还笑我是个菜鸡。我只能笑着应声,「是啊,是啊,我一直都很菜的。其实没所谓,有一点点进步就行。」
结果就是,他早早地就放弃了打卡写代码这个事情。我的每周 3 次编写代码打卡,换成了其他语言,还在继续。
不能低估了时间的力量,也不能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大的目标,真的很容易坚持不下来。反倒是,切换成很小的目标,更容易坚持下来。
所以,自己现在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时间边界和能力边界。因为专注度确实没办法和学生年代相提并论。就把自己的每天看书时间,定位到翻上 2-3 页就行。结果,一个月才过了一周多,一本技术书就已经看了五分之一了。
对能力的边界,还是多多尝试下的好,及时调整对它的认知。这样每个能力的具体情况,是进步、是退步,是稳定不动,你能熟知,也方便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使用状况把控。
我们多数人,只是很普通的芸芸众生一员,不奢望成为某个行业里的 “孙悟空”。
但只要认识到能力的边界,调整目标,让它融入日常生活,让哪怕很微小的目标,让它活下来,使其成为习惯,积累以时间的长度,那也能超过很多很多人了。
永远不要小觑时间轴上一点一滴去积累的力量。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