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参加了由研培中心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本次授课是根据受课学校的进度来定的,来到太阳河小学和四年级张老师交流,张老师说第七单元学写书信的草稿都已经完成。我只有上第八单元的课文了。第八单元第一篇是文言文,在前不久的全市质量分析会上,谭明娥老师的课他们听过,为此,就定了第二篇课文《西门豹治邺》,当天下午,进教室完成了第一课时的任务。我感觉学生的素质还不错。
晚上回到住处便开始备课。张羽老师为了备课,下午的晚饭都没有吃。而我的电脑居然在关键时候掉链子,输入法居然不见了。无法顺利进行。我先后在电话里请教了几个师傅才搞定。黄校长在微信那头远程指导,我才没有那么慌张。
我们备课到晚上十一点,基本上完成了初稿。
第二天我按照下面的设计展开第二课时教学:
目标:
1 能够借助10到14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她的智慧。
2 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1 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文中写的西门豹做的的三件事:查明真相、惩罚真凶 兴修水利,指名同学根据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西门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自主学习:
任务一:
读惩治真凶的段落,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
建议: 读10到1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西门豹语言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行为的句子。找出印象深刻的地方读一读,想一想西门豹为什么要那样说那样做?好在哪里?写上你的体会。然后和对子交流印象深的地方,最后准备全班汇报。(5分钟)
……
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西门豹的惩罚真凶的办法的妙处。
在完成第一个目标的时候,我感觉学生在品读环节出现了问题,无论怎么引导他们都很难品出西门豹惩治真凶的办法之妙处。我只有在不断地追问中引导学生去洞察西门豹的言行之用意,上得很累。但是在完成第二个任务学习复述的环节,学生就显得没那么吃力了,我也上得很轻松。课后,听课的老师觉得引导复述的方法很自然。学生有收获。
下课后,该班的语文老师对我说:“那些孩子太不听话了,不配合老师。”
“这不怪老师,这是我自己的问题。”
“不,是学生的问题。”
“学生没有问题,如果我为了让学生在今天的公开课堂上表现更“出色”,我可以在昨天下午预习的时候适当点拨一些东西,但是我没有那样做,其目的在于,是哪个课时就应该让他们做那个课时的事情,要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地发生。我不能为了今天的“效果”而“做太多的铺垫。”
后来,我想了很久,这堂课第一个目标达成不顺畅的原因在于,我没有让学生再读“查明真相”的部分,弄明白其真相就是因为巫婆和官神,利用老百姓迷信的思想残害百姓,导致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而是直接进入“惩罚真凶的环节。”这个脚手架没搭好,导致了学生学习很困难。如果我在课堂上见学生学得很困难时,在处理教材上灵活一点,课堂效果估计要好很多。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在深入地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更要灵活地把握教材才,针对学情来开展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够实现课堂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