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则艺术词条,走进艺术世界
文|M2M·主播|瑞群
彼埃·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的阿姆尔弗特,曾在海牙、鹿特丹、罗伦、巴黎和伦敦等十多处地方居住作画,晚年移居纽约。众所周知,蒙德里安的艺术几乎纯粹到极致。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蒙德里安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
蒙德里安意识到艺术的终极目标,在于将表象化的现实还原到最本质的结构,也就是平面、色彩、节奏和韵律。
1914年,由于一战的缘故,蒙德里安被迫回到了荷兰。在这段时间内,他遇到了抽象艺术家杜斯伯格和Bart van de lerk。这两位艺术家的抽象艺术理念对蒙德里安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其中三原色的使用灵感正来源于此。
于是,“红黄蓝”三原色和横平竖直的黑色线条称为蒙德里安的标志。
个体的认知往往是从名字开始的,蒙德里安走上蒙德里安之道是从去掉荷兰语名字中的一个“A”开始的。从Mondriaan到Mondrian,从一个更地域性的名字到一个更国际化的代号。要知道,蒙德里安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画点线面和红黄蓝、排斥“写实”,蒙德里安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讨厌绿色,虽然后来的蒙德里安讨厌“自然”讨厌到了非常偏执的地步,在咖啡馆总坐在角落、远离门窗,以避开绿色的自然景色;而在他房间的“植物”是把叶子涂成纯白的人造郁金香。
“通过横线与直线,不通过算计,而通过意识通过高度直觉地引导去构造,带来节奏和韵律这些最基本的美,如果还有需要,那就用别的直线或者曲线去补充,我相信这是一种艺术。”蒙德里安如是说。
这也最终成为了他艺术的终生追求,他曾说:“我感到‘纯粹实在’只能通过纯粹造型来表达,而这纯粹造型在本质上是不应该受到主观感情和表象的制约。这个系列将蒙德里安这个几近隐居的艺术家塑造成了一个设计icon,而被无限量地在各大时尚杂志封面上刊登。而一些大规模制造商也开始低价复制圣罗兰的高级定制,让蒙德里安的名声得到了意料之外的传播。
大部分人首次知晓蒙德里安,也许还得益于1965年时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为致敬现代主义艺术家所创作的服装,当时他以蒙德里安命名了该系列。
生命中最后四年,蒙德里安移居美国纽约市,在这五光十色的大都会,蒙德里安感受到没有战事纷扰的世界,在纽约创作的作品比过去更为明亮、更为抽像,反映了纽约的现代经验,他融合了过去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加以延伸,色彩、线条呈现轻快的律动。
位于荷兰海牙的海牙市立美术馆,是世界上收藏皮埃·蒙德里安画作最多的地方。它收藏的300多件蒙德里安作品中,从早期写实,到后期抽象,直到画家生命中最后一幅巨作“胜利之舞”。
海牙市立美术馆从“二战”后开始收藏蒙德里安,当时的馆长,想为海牙“选择”一位能触动所有人的艺术家,而蒙德里安的画,不需要太多语言就可以理解。
蒙德里安以黑色直线和红黄蓝三原色色块为特点,在他的年代,世界经历两次战争,亟待建立新秩序。
蒙德里安希望自己的画,帮人们以更开放、平衡的方式看待社会,社会正像他的画一样,存在许多微小元素,必须相互结合,成为整体,最终达成平衡,这也是“荷兰心态”的体现:荷兰国土面积小,长期受水害威胁,大家必须互相商议、互相妥协,才能生存。
蒙德里安的目光总是朝向未来和希望,他总在寻找灵感,寻找新的东西,100年后,很多人仍在使用蒙德里安的遗产,他的风格成为了普世性的视觉符号,影响着当代设计、家居、建筑等行业。
生命中的某个阶段,借由某种机会,你也会发现蒙德里安,发现海牙市立美术馆,它会彻底改变你看待社会、艺术和人生的眼光。蒙德里安一生孤独地专注于他荒凉的几何化抽象绘画,专注于追求精神的本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