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何加盐 何加盐 , 作者 何加盐
作 者:何加盐
来 源:何加盐(ID:ihejiayan)
朋友C半年前找了一份工作,钱多事少位高离家近,很开心。
可前两天告诉我,他辞职了。
我问,这工作不是挺好的吗?
朋友说:别的都好,就是老板管得太多了,什么事情都要插手,什么都必须按照他那一套来,别人完全没有发挥空间。
朋友又说:我情愿找一份在我的专业领域,我能说了算的工作,哪怕工资少一点都行。每天被一个不懂行的人指手画脚,那种感觉太难受了。
“每天被不懂行的人指手画脚”,相信也是很多朋友的共同遭遇。
很多老板都有一个毛病。因为机缘巧合把公司做起来以后,往往就飘了,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没有搞不定的事情。
对公司的任何事情,从人事、行政,到财务、法务,到业务、运营,甚至连做个海报,画个PPT,他都要插手,非按照自己的意见做不可。
每天把自己搞得像皇帝一样,活在“一切由我说了算”的快感之中。同时又忙得不可开交,喜欢忙到三更半夜,自我感动,觉得自己真是太有奋斗精神了。
他们还特别爱抱怨人才难得,总是感叹没有一个人能为他分忧。
可是高薪请来的高管,却又完全不给发挥的空间。往往是,老板花了请高管的钱,自己却在做着本该由高管做的事情。
而高管呢,想做事又做不了,本以为自己是来做管理层的,结果却是一个事事都要听命于老板的执行者。
真正能干事的人,在这样的老板手下会痛苦不堪,每天800遍想走人。就算勉强看在工资的面子上留下,也是越来越不愿意主动做事,反正老板说什么我就做什么,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最后留下来的,都是那些唯唯诺诺或者混日子的人。每一个人的工作目标,也不是让业绩更佳,公司更好,而是怎样应付差事,避免被老板批评。决定一件事做还是不做、以及怎么做的标准,不是对公司好不好,而是老板认为对不对——而很多时候,老板认为对的,其实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是错的。
有些老板,偶尔会故作开明,说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尽管提,有什么工作思路可以尽管说。但是当你真正提了意见,说了思路,老板又总有100个理由告诉你,你是错的,我是对的,就按我说的做。
慢慢地,大家都越来越不爱提意见,越来越不爱想思路。研讨会变成了老板一言堂,决策会变成了任务布置会,总结会变成了工作汇报会,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作为咨询顾问,我调研过很多公司。在我们的样本企业中,起码50%存在这样的问题。
每一个老板都号称重视人才,也有很多老板愿意花高薪聘用人才,甚至还有一些老板,特别善于发现和招揽人才。
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的毛病,就是用不好人才。
有些老板觉得,其他人都不如我懂得多,我直接管事,工作效率更高,工作质量更好。
其实,员工的能力是在不断的锻炼中成长的,你越给他们自主工作、自主学习的机会,他们成长越快。如果都是在你的指导或监督之下,他们没有动力成长。每个人每天想的都是,如何能不犯错,不挨你的批评。
还有些老板不信任高管,生怕授权下去,对方做不好,会给公司带来损失。
其实,暂且不论授权以后高管未必做得比你差,就算是高管犯了错,只要最大的损失可控,你就放手让他们去闯,去犯错误,在战斗中成长,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我所见过的最可惜的案例,是在某一个企业,老板是一位接班的富二代,非常重视人才,而且他很能忽悠,拉来了好几位业内顶尖的人才,给的年薪都非常高。
按理说,有了这些人才,公司的业务应该突飞猛进。可是半年过去,一点作用也没有。
原来,这位富二代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很牛,凡事都喜欢自己做主?
几位高管完全没办法发挥自己的才能,从用人、到用钱、用物、到业务开展,老板什么都管得死死的。人力总监被当成招聘经理用,财务副总被当成了会计用,更甚的是,CEO被当成董事长助理用。
很快,这些人纷纷离开了。老板花了几百万,人才没留下,业务没做好,发展机会还丧失了。
“无所不能”型老板,一般有以下特征:
第一个特征,特别爱发火。
这样的老板就像一个火药桶,一到公司就压不住火,一开会就批评人,甚至破口大骂。对别人的工作成果,总是批判批判再批判,很少有鼓励的时候。
高管和员工每次见他,都战战兢兢,不知道老板什么地方又会突然爆发。平时能不和老板接触就不接触,找老板都是万不得已。老板在的时候,公司的气氛无比沉闷;老板出差的时候,是员工最开心的时刻。
每个员工都在想着,这种日子太难熬了,有机会就辞职吧,但凡有别的好工作,我才不伺候你这个暴君呢。
第二个特征,开会一言堂。
这种老板一开会就没有别人说话的份。别人刚开始汇报,他就开始哇啦哇啦批评,然后能东拉西扯一小时。一次会议下来,90%的时间都是他在说。会议时间经常会拖得很长,而事情却总是议而不决。
常常是,高管在会上提出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老板就开始说高管办事不力,这点事都办不好,然后一场决策会就变成了批判会。等花了3个小时开完会一看,大家光挨训了,事情一件都没解决。
这些老板还特别好为人师,经常能滔滔不绝地讲几个小时。从国际形势到行业态势,从人力资源管理到财务分析,从产品设计到营销策划,没有他不懂的。哪怕是蔡崇信到他公司去管财务,张小龙去帮他做产品,都只有听他讲课的份。
第三个特征,一竿子插到底。
“无所不能”的老板,特别爱一竿子直接插到底。在管人上,他能从副总一直管到实习生,还特别爱绕过管理层直接给基层下命令,让基层越过管理层直接向他汇报。在管事上,他能管到每一个细节,连员工的PPT怎么做,会场上一瓶水怎么摆,他都要发表意见。
这种老板特别享受自己掌控一切,所有人都围着他转的感觉。
但事实上,想管到所有人,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管不好。大家的心思都围绕着老板转,老板看到的时候,就很积极,老板看不到的地方,能少干就少干,能不干就不干,能糊弄就糊弄。
老板对这种情况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就更想对每个人、每件事都监督到,管得更细更严,形成了恶性循环。凡是这样的老板,都特别爱听小报告,他会在公司各个层级安插眼线,以便随时掌握所有情况(但实际上却掌握不了)。
第四个特征,听不得批评。
“无所不能”的老板最喜欢听奉承话,听不得一句批评。要是你敢在公开场合质疑他的决定,他会大发雷霆,当场把你批驳得体无完肤。
有些老板会大度一些,鼓励大家给他提意见。但是,对大家提出的意见,他会想出种种理由来辩解。在他心里,你之所以提出这些意见,是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或者见识不够高明,理解不了他。
久而久之,在公司里,老板不再能听到真话,所有人都是在附和老板、奉承老板。而老板也就日复一日生活在虚幻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牛逼。
曾子曾经说过:“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意思是,(君主)如果用比自己更厉害的人,就能“王天下”(如商汤用伊尹、周武用姜子牙,成为天下共主);如果用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能成为诸侯霸主(如齐桓用管仲、晋文用五贤,成为各国霸主);如果用不如自己的人,就会灭亡。
这句话在商界也是成立的。
一个老板,如果能够用比自己更厉害的人,就能创造一个商业帝国,如巴菲特用芒格、马云用蔡崇信、马化腾用刘炽平;如果能够用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能在某一领域成为一方巨头,如王兴用自己的室友和师兄师弟、程维用柳青;如果总是用不如自己的人,公司必然会越来越差,走向倒闭,很多能力很强却没有得力高管辅佐的老板,最后都是这个结局。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师”、“友”、“徒”,不光是指能力,还指老板对人才的态度。
“师”指尊敬、请教的对待师长的态度,“友”指平等、尊重的对待朋友的态度,“徒”是指命令、说教的对待徒子徒孙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对人才的激励不同,人才的能力发挥,也就不同。
能不能找到“师”和“友”,并且以师道、友道,尊重地对待他们,让他们发挥所长,是现代公司成功的一个关键。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社会。没有人能够一人搞定所有的事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老板应该学会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
退一步讲,就算老板确实能力很强,各方面都比下属厉害,他也不应该什么事都插手。经济学上有“比较优势”的说法,老板应该把精力放在自己最擅长,最有效的方面,而把其他方面交给别人来做。
马化腾招了刘炽平以后,自己发挥所长,安心管产品,连战略和投融资这么重要的事情,也都一股脑丢给刘炽平。招了张小龙以后,完全尊重他的意见,任由其掌管广州,对于他权限范围内的事情,概不干涉。
正是因为马化腾有这样的用人胸怀,才有了今天市值几千亿美元的腾讯帝国,才有了今天11亿多用户的国民级应用微信。
用人,是每一个老板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个企业能否发展好最重要的因素。
但遗憾的是,太多的老板在这一点上做不好。
有了好的人才,却不去信任、尊重,用得小里小气,缩手缩脚,那你招他干嘛?
真正的人才都有自尊,他们特别在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公司是不是受到信任和尊重,如果老板不肯信任,不敢放权,他们一定会离开。
当人才都心灰意冷,纷纷出走,公司还如何发展呢?
如果一个公司有一个自认为无所不能的老板,不管对公司、员工,还是老板本人,都是一场灾难。
所以,当老板的,请一定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请多鼓励、少批评,多聆听、少发火,并且最好有“总裁办公会”等集体决策机制、“民主生活会”等广开言路的安排,“分授权手册”等给高管分权和授权的办法,从制度上就系统地避免这一问题。
当员工的,如果碰到这样的老板,还是能躲远就尽量躲远吧。
每天的心情压抑是一方面,更惨的是,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按部就班地执行老板的决定,你的专业没有更好的发挥空间(最大空间就是老板的认知空间),你成天被人否定,丧失了自信;你的能力没有办法成长,丧失了未来。
最后再强调一遍:“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尊重人才,给他施展的空间,公司才能发展得更好。
各位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