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时每刻都在吃的小吾,
拿到一个食物最重要的是看什么?
颜色?光泽?
不不不
保质期?
也不是
那到底是什么?
是藏在食物背后的【营养成分表】
对于营养成分表,可能很多人都是看一眼就略过,或者是对于上面的数字一脸懵逼的状态。
但其实它是一个值得所有人都重视的健康饮食方向标。
营养成分表的构成
营养成分表主要由3列内容构成。
第一列是主要营养成分的名称。
我国标准是每个食物都必须标明4种核心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以及能量,简称“4+1”。
至于其他元素,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标示。
选择以上5种元素,是因为:
这5个元素,可以让我们较为准确地计算热量的摄入情况,防止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
同时,可以为一些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等)病人提供便利,毕竟他们要时刻关注着自己所摄入的糖分、碳水量。
第二列是营养成分的含量。
一般来说,显示的是每100克/毫升的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而不是整袋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
比如一罐可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10.6克/100毫升,一罐可乐的净含量是330毫升,那么你喝下一瓶可乐,所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将达到34.98克。
动图来自SOOGIF
但也有一些商家,会为了让食物看上去热量不那么高,选择用一份作为计量单位(大部分是<100克的产品会做的事,比如薯片、坚果),所以大家看成分表的时候一定要确认计量单位。
第三列则是营养元素参考值(NRV%)。
也就是每100g/毫升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占人体一天所需营养素的百分比。
以吐司作为例子,一包362克的吐司的热量为1109千焦,NRV%值是13%,当你吃掉了这一包吐司,你就吃下去了一天所需热量的47.06%。
四舍五入就是一天的饭都吃掉了呀!
看NRV%要注意的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代谢速度都不一样,需要摄入的营养元素也不相同。
比如,如果摄入了100%的钠,对于正常人来说没有太大关系,但是高血压患者就一定超标了。
同时,有的时候营养成分表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大家要小心以下几个陷阱。
陷阱1:能量单位不同,能量值翻4倍!
大部分商品的能量首先是以KJ为单位,但是有些商家为了让热量显得低一些,吸引消费者,会以Kcal(千卡)作为单位,但1Kcal可是相当于4.2倍KJ!
陷阱2:计量单位不同,能量降低一大截!
通常来说,食物的计量单位都是100克/毫升,但是有一些食物是以份作为单位的,比如坚果、薯片、饼干等,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表头。
陷阱3: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不一致!
有的时候,配料表中明明写着白砂糖、果葡糖浆,但是食品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却为0。
这样的商品很有可能是商家有某种意图,更改了营养成分表,这种情况,一定要谨慎购买。
要是小吾看到了,反手就是一个举报。
注意:配料表中的成分,是按比例高低排列的,含量越高,成分排名越靠前。
陷阱4:无糖不代表真的没有一点点糖,脱脂、低热量、0反式脂肪也是如此!
无糖:100克/毫升食品中,含糖量不高于0.5g;
低糖:100克/毫升食品中,含糖量不高于5g;
脱脂:脂肪含量在1%以下;
0反式脂肪:100克/毫升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
所以,当某种食品标注碳水化合物含量为“0”时,只能说明,商家用的白砂糖等糖分剂较少。
而且,还有一些食物是用阿斯巴甜之类的代糖来作为糖分,这时候成分表上的碳水化合物也是0,最典型的就是市场上的无糖饮料。
所以,如果不想被商家忽悠的话,我们购买食物不仅要看生产日期,还要结合着配料表,营养成分表一起看!
饮食健康,从读懂营养成分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