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的一章了。
作者开篇就讲:
生产成本又是经济学的一个难题。
为什么?
可不是因为问题本身湛深,而是经济学者对真实世界的生产知得不多。
换句话说就是“无知” —— 无知在哪里呢?
世界复杂,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生产程序,有不同的生产方法。
但是:
经济学博士连一个行业也不需要作研究。。。
所以水平不够的人:
怎可以把多个行业的生产成本规律或其成本曲线一般化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发生呢?
以斯密为首的古典经济学。。。对生产的分析,主要是农业。
随后的发展呢?
到了二十世纪,生产成本曲线的分析还是集中在劳力与土地的层次上,转到工业生产就把土地改为资本。
这是偷了个懒了,但是:
工、商业生产比农业生产复杂得多。
把简单的分析搬上复杂的层面,不是不可以,但在细节上遇到好些问题,使我们不容易理解复杂生产的成本。
那么,如何破解呢?要发明更复杂的理论么?答案并不是:
复杂的世事是要以简单的理论解释的。
我的理解是:
- 具体的技术结构还是可以很复杂,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不复杂;但是
- 方法论上,也要回归到共性,物理世界的本质上,所谓“第一性原理”
我想,这也就是作者打的比方:
简单的农业生产成本理论,解释不了复杂的工业生产成本,可不是因为简单的过于简单,而是因为简单的没有经过复杂的蹂躏。。。
就是没有回归到共性 —— 如何得到共性?具体的做法,作者也提到了:
要懂得运用简单的理论,我们要先向深处钻,然后深而浅、浅而深地来来回回几次,以至浅的理论有一个深的层面,浅的就变得有用场了。
这是说工作方法上的“深入浅出” ,带来工作成就上的“厚积薄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