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河对岸
贾诩是汉末三国时期,超一流的智谋之士。陈寿对其评价是: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张良、陈平之流的人才)。但是,以贾诩如此之人才,被曹丕任命为太尉,却为何会被孙权耻笑呢?据裴松之引《荀勖别传》而注《三国志》记载:晋司徒阙(通“缺”),武帝(司马炎)问其人於勖(荀彧侄孙)。答曰:"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孙权笑之。
至於孙权为何要笑之,先看一下裴松之的观点。陈寿将贾诩与荀彧、荀攸合为一传,并评论道: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而裴松之对陈寿将此三人合为一传,却颇有异议。
裴松之注解道:臣(裴)松之以为列传之体,以事类相从。张子房(张良)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然汉之谋臣,良、平而已。若不共列,则馀无所附,故前史合之,盖其宜也。魏氏如(贾)诩之俦,其比幸多,诩不编程、郭之篇,而与二荀并列;失其类矣。且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今荀、贾之评,共同一称,尤失区别之宜也。
裴松之的意思,张良、陈平虽并称,但为人却有霄壤之别,因汉初谋臣较少,故将二人并称。但曹魏像贾诩之类的谋士却很多,不将贾诩与程昱、郭嘉等合传;而将贾诩与荀彧、荀攸合传,是错分其类了。而且荀攸与贾诩的为人,就如月光与烛光,虽都可以照明,但质地却大不同。
裴松之是将贾诩与郭嘉、程昱归於陈平一类(智谋之士);而将荀彧、荀攸看成张良一类(王佐之才),而智谋之士不属於正道,时常没人品、没底线,陈平的名声就很差,“陈平盗嫂”、“陈平受金”等等,其社会地位也是较低的。据《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然其後曾孙陈掌(卫青之婿)以卫氏亲贵戚,原得续封陈氏,然终不得。
也就是说,陈平都认为自己因搞多了阴谋而积了阴祸,子孙也将因此而不昌。古人讲究“治国以正”、甘棠遗爱,而三公为朝廷最尊显之官职,其德行应为天下表率。贾诩以奇谋之士,而被曹丕任命为太尉,故为孙权所笑(意指曹丕重诡诈之术而不重德行,偏离了治国之正道)。
参考史籍:《三国志》、《史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