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第3天。
老公每年带儿子(米饭君)回汕尾过年,而我有时候偷懒,就留在四川陪爸妈(老顽固和闲不住)。
但因为家族的兄弟姐妹因为读书就业,散落国内外,所以过年大家也就是风尘仆仆回来,吃个团年,在饭桌上稍微聊下近况,然后就是打麻将,耍手机,外出唱K,逛酒吧,吃宵夜。然后循环三五天,各自继续奔赴天涯。
今年跟老公回汕尾过年,第一次静心去感受潮汕人的年味儿。原来多年寻找那种小时候的味道,就在这里,温暖而细致。
除夕当天,我们一家人飞到广州,小弟一家开了两个车来接我们,于是两家人飞驰在高速公路上。
遇见阳光,无比喜悦。
---------------------------------【年饭篇】
✔除夕年饭,打边炉~
潮汕习俗是嫁出去的女孩子只有初二才能回家,除夕和初一要去婆家过。
所以4小时车程到了阿嫲(老公的妈妈)家,老公三兄弟几家人开始围着桌子吃年饭,主要以打边炉为主。
✔初一年饭,四姐家的海鲜泡饭~
✔初二年饭,地道的潮汕牛肉火锅~
懒觉起床已到晌午,我门驱车去到当地的牛肉馆,新鲜的分割打包,然后带回家美美品尝了一餐地道的潮汕牛肉。
晚上的年饭继续是海鲜伺候。很好奇的是,桌上看不到青菜,因为我这个四川媳妇,大嫂专门给我准备了生菜和茼蒿(我这个媳妇待遇还不错)。后来才知道,以前的人生活都很贫苦,平时吃素,只有过年才会吃荤,久而久之习俗就保留下来了。
✔初三的年饭,大姐家的石斑鱼~
因为大姐夫以前跑船,所以对海鲜的烹制特别有见解,最好吃的就在这家:)
大姐夫买了一只有比我的手掌还大的石斑鱼,认真费劲的准备食材(这里的人很习惯蹲在地上做饭、洗碗)
趁着他们准备晚饭期间,大姐夫端出一盆刚刚起锅的大虾,我们几个人迫不及待的开动,原来虾可以这样吃。
正式的石斑鱼上桌啦~
石斑鱼
肉质肥厚的鲍鱼肉~
生拌的爬爬虾和三眼蟹~
新鲜的三眼蟹直接生吃,鲜美肉还略带甘甜。这种吃法有点像我们的醉虾,不过没有放酒。
--------------------------------
【玩乐篇】
初二这一天,是所有嫁出去的女人们回娘家的日子,阿嫲家的孙子孙女们陆陆续续来看望她。
想当年第一次来这里,我才大学刚毕业,这群孩子都还在幼稚园或者小学,如今已是亭亭玉立或玉树临风的年轻人。他们和阿嫲开始用当地的话聊天,欢声笑语不断。虽然听不懂,却能感受到兄弟姐妹间的亲密无间。
接着,在阿嫲自家的院子门口,孩子们搭起了烧烤架。
下午,全家老小去了当地的海滩,沙子银白色,抓起来柔软细腻,但因为不是用作商业,所以谈不上任何软硬件配套。但是长在海边的人们,对于生养的故乡,总有那么多依恋。
初四在大姐家,孩子们在客厅摆开玩具,坐在地上尽情撒欢。而大人们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
这里的门槛可以直接坐下,然后看路边的车辆穿梭。
最好玩的是全家老小一起打扑克。米饭君和姐姐、哥哥、姑姑、阿嫲,一起玩潮汕扑克,收到的压岁钱正好拿来消遣。阿嫲已经80多岁,身体健康,耳聪目明,和儿孙一起抓牌,一把就赢掉130块。
80多岁的阿嫲,看到儿孙满堂,脸上洋溢着那满满的幸福。
而成年的玩乐,就是走完亲戚以后的打麻将和吃宵夜。
但这里的麻将一般都不会过夜,大家差不多二三点过就依次回家了。
--------------------------------
【祭祀篇】
这边的人很信奉神灵,据说有些人一年光花在烧纸钱上的费用就是二三万。
除夕夜接近11点,各家老人带着子孙开始了潮汕的重要习俗-祭祖先。
这里的祠堂宗庙修的富丽堂皇,谁家的子孙在外面挣了钱,就会回家修宗庙,宗庙越气派,香火越旺盛,意味着祖先越开心,子孙越发达。
初一全家老小也要去当地的寺庙上香,和我们不同的是,没有上头香的说法,所以不用起早。
末了,还可以在寺庙喝一碗糯米粥,再带两个供果回家。没有很浓厚的商业气氛,更多的是真心的虔诚。
临走的时候,阿让我们一家三口再次行了跪拜礼,带着祖先的庇护返程。
--------------------------------
【夜宵篇】
从小就在港剧里面知道夜宵和糖水,虽然我们这里早已有了各种专卖店做港式甜点和夜宵,但地道的夜宵还是不一样。
每天晚上,米饭君都要加餐,海鲜炒饭是前菜,各式各样的甜汤做垫底。
而家家户户也会自己做糖水(甜汤),而这里的食材丰富多样。
晒干的河豚肉:
鲨鱼皮(做甜汤满满得胶原蛋白)
金龙鱼胶(也就是港剧里面的花胶,也是鱼鳔)这个做糖水相当的滋润皮肤。
鳗鱼鳔:
鮸鱼胶(10000多一斤)
鹿茸
虽然这里的妇女们大多不用护肤品,虽然长期受日照照射,皮肤比较黑,但是皮肤却非常饱满滋润,很少的皱纹。据说都是这是甜汤里食材发挥的功效。
【总结篇】
这里的年味,更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文化,很多年轻人都出去读书工作,每到过年和清明就赶回来,和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
大家相互之间都会去串门,每个人都会拎着一箱王老吉、椰子汁、或者其他的年货,看到家里的小孩子都会给个小红包,也许只有20块或者50块,但是大家的情义在相互走动之间得到了加深。
这里的年味儿很浓很淳朴,更像我们小时候,全家聚在一起,不单单是吃饭耍手机,可以嗑瓜子、聊天、谈合作、打扑克牌、吃甜汤。
我很好奇为什么每个人都有得聊,姑父和侄女,姨妈和侄子,奶奶和孙子,爸妈和姊妹,表姐表弟,堂哥堂姐…
侄女们告诉我,家族的人会相互聊过去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不管发展的好与坏,不会藏着掖着,不好意思。也没有人特别炫耀自己的飞黄腾达。大家会相互探讨是否有可以合作的机会,如果合适,会在来年真的找到合作的渠道和机会。
开始明白这里的人丁兴旺背后的意义,是亲情血缘的延续,是人与人之间割不断的欢天喜地,是相互扶持的支持和鼓励。
大城市里面生活的人,生活的压力让每个人都戴着一副假面具,谁都希望朋友好,但是谁都不希望比朋友差。所以攀比、虚荣、各种装,大家聊天很少会说自己的困难,混的好的人也会隐藏起来说不怎么样,生怕身边的亲戚朋友跑来麻烦自己。大城市的年饭更多是在觥筹交错中度过,真正和家人朋友交流的时间非常少,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有人说:故乡,就是年轻时想逃离的地方,而年老的时候想回归的地方,然后像鲁迅一样回忆闰土和杨二嫂~
如果来这里深度体验这里的年,你会爱上它,爱上那个纯真年代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