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和老师们一起吃饭

上级要求,不得三人以上聚餐,我很赞成。

我不会和我的上级领导一起吃饭,因为我还不够资格与人家坐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工作上进一步的奢望。

家长请客,有没有?几乎没有遇到过。我所在的学校在农村,家长普遍没有这个觉悟,升学宴,谢师宴,从教三十年几乎没有遇到,或许是家长要请的是班主任,而我很少担任此项工作。

当每年的假期前,学校让我们签什么廉洁过节的承诺书,我都觉得是一种讽刺。好歹有个人送一些月饼或者粽子,哪怕是家里吃不完的桃子,要放坏的红薯,给我送一点,让我拒收一下。我可以不收,你怎么可以不送呢?

我从不收礼的名声,到底是谁给传出去的呢?看来有卧底啊。

所以,签廉政承诺书时,我丝毫不用犹豫,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更不用自我反思以案促改举一反三自查自纠。

唯一的,我会邀请三两个老师朋友,一起放松一下,吃碗麻辣面。餐厅的饭菜吃久了,嘴里要淡出鸟来,很想换个口味。

三个牧童必谈牛犊,三个女人必谈丈夫,三个教师必谈教学。这简直是个真理。

曾经很多次,事先声明,今天吃饭纯粹为了放松,私人请客,与公款无关,不允许谈学校那点事儿。

好像老师们视野就那么点大,不让他们谈教育,不聊学生,不交流教学,等同于要杀了他们一样。

往往禁令宣布二十分钟不到,各位老师借着二两雪碧和一碟花生米,开始诉说自己班级里的奇葩学生,争论中考改革,讨论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活生生把私人聚会搞成了课堂研讨会,把课余时间的放松休闲开成教学研修。

不止一次如此。甚至有几次,老师们参加同事婚礼,司仪还在台上主持,这边台下,一群老师在饭桌上又开始讨论起教育教学来。

所以,一个老师掉到人堆里,也会很快被人认出来。你是做老师的吧?为何?老师们身上有一种特质,较真,有书卷气,三句话不离本行。

那天,一位老师的家属说起我们的一位老师,一个周末晚上十一点多,一位家长在群里发了一道数学题,说自家孩子不会做。我们的数学老师正好看到,立马从床上爬起来,拿着手机边画图边讲解。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傻的可爱的老师,全天候在岗的老师。

劝各位家长朋友对老师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一丁点儿坏心思,是发自内心的想让每个学生都成材。

我不想和当老师的一起吃饭,我也想在工作之余,让头脑清净一会儿,奈何从未如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