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参加弟弟的家长会,我留意到一个细节:弟弟班上的男同学数目明显比女生多很多。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对弟弟说,幸亏你是男孩,不然你现在估计都没书读了。
我家位于边陲小镇,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我家算是很开明的家庭,但女孩还是有区别的,我也能理解。
毕竟普通家庭要养一个择校生并不容易。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对我妈妈说,我想啊,能留下来这个学校读书的女孩子,要不就是家庭条件确实能支持的,要不真的就是独生女了。
我问妈妈,如果我的成绩像弟弟那么差,估计你们不会拿出这笔钱给我读书吧?我妈妈沉默了。
确实不会的。
我中考考上市里的重点中学,很好但不是最好。当时我想去更好的学校,妈妈说,家里拿出一笔择校费确实困难。
于是我很懂事地就去读自己考上的学校,也没说什么。
多年以后,弟弟中考考失手了,就算没考失手,也考不了重点高中,只是分高一点,可以少交一些学费和择校费。
爸妈面临选择,是否要交高昂的择校费给弟弟读书的时候,我告诉他们,现在不拿这笔钱给弟弟读书,以后这笔钱拿来给他花,更没有意义。
我的话,无形中推动了父母做选择,他们的选择是给弟弟交择校费。而我,毕竟是女孩子嘛,就是要那么大度懂事,哈哈哈。
朋友曾经说过,自家的妹妹也太独立太懂事了,明明爸爸要换手机,自己当哥哥的,出一部分钱是很应该的事,可是妹妹不要哥哥的钱,用自己兼职和奖学金的钱,把爸爸的手机买下来了。
女孩子似乎懂事成瘾。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家里人买东西,尽量少花家里人的钱。
国庆的时候去表姐家做客,刚好听到她和她爸爸聊天,说起了以前的事。
表姐的亲弟弟,也就是我的表哥,他很调皮,小学初中也不爱读书,后面更是直接辍学去打工了。
兜兜转转之后,还是觉得读书好,就找他的爸爸要了一万块的补习费,这一万块,对于他家,也是一笔大数目了。
后面考上本科B类(学费比较贵的本科)表哥顺利入学了。
而表姐,虽然考上了本科A线,可惜报考不慎,最后她也不想读本科B类,因为学费贵。她很从容地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先读大专,再考本科。
只是因为这条路,更省钱。这是她的选择,她身为家里懂事孩子的选择。
表姐打趣地说,想想弟弟读书也花了挺多钱,如果自己当时也舍得花家里的钱补习,现在可能也会不一样了。
姑丈说,你也可以提的,只要你想要钱读书,我和你妈妈也会给钱你的。
表姐对她爸爸说,可是我就是不想,不想让你和妈那么辛苦啊。
所以每一次的选择,她都选择了更少钱的道路。
如果家里有一个孩子要懂事,好像那个女孩就是首选。
有的家庭,两个孩子都是男孩,也总有一个孩子要相对懂事。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还有一个哥哥,和哥哥的年纪相差不到两岁。
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允许,只能咬牙供一个。于是,他的哥哥读了B线的学校,而他则选择自动降级到下一阶梯的学校,因为学费便宜一些。
另外一个朋友也是差不多遭遇,他的哥哥分数还没有他高,但是他只能很懂事地,自己贷款读书,因为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了。
好像只要不是独生子女,家里总有一个要相对懂事。
从爷爷辈,父亲辈,到自己这一代,我们都有自己的秘密感情,那是一种很细微的情感,这种情感无关埋怨,只是回忆起来带着一丝丝的遗憾。
父母倾己所能,给了我们创造读书认字的机会,我们没有理由埋怨他们,他们没有能力做到每一个孩子都能完全公平对待,很遗憾,现实逼着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牺牲"其中较为懂事的孩子。
而懂事的孩子,每次都能很识趣地体谅父母的难处。
我遇到的那个朋友,就是我口中的那个懂事的男孩,我很能理解他的选择,他从来没有怪过他的父母,也没有觉得哥哥不好。
我能理解他曾经的"大度"选择,他也能心疼我曾经"懂事"的选择。
好像,家里总有一个孩子,是要更懂事一点儿,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