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是头脑里的一种状态而不是头脑里装有满意的事件。满意的事件总是一种依赖,依赖就意味着有一天依恋的对象不再时,伴随而来的不满足就应运而生。 而真正的满足是领悟当下的不满足本身。
——赫明华
公园里平素人不多,若是赶上周末的话,进公园踏青的人就多起来了。这使得本来就有些热的天气感觉格外的燥热。高高的棕榈树上那仅有的几片宽肥叶子有些没精打采。
树荫下或是草坪上人们三五成群地一边喝着冷饮,一边谈天说爱。园艺工人栽植的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花草倒是很鲜艳,花瓣上有斑斓的蝴蝶起舞,翠菊好像格外招惹野黄蜂的青睐,一大片郁金香几乎凋落的差不多了。
凋落的郁金香从不好奇自己为啥在这繁华盛开的五月里独自陨落了。金盏菊与瓜叶菊好不谦逊的在郁金香的领地自在地开放。唯有玉带草愿意与郁金香一起为伍。
然而郁金香却从不顾及这一切,它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无我还是自我的;也不知道自己是与万物一道还是独善其身的孤独侠。这些想入非非的东西只有有了思想以后,便如着魔似的浮想联翩。只有当思想停歇了或者就同郁金香一样没有了头脑中的思想在作祟的情形之下,真实的事实在没有被思想意识扭曲下才自由地存在,这种存在是一份寂静的单独,它不会因这份单独而沮丧。它只是单独,并且心满意足。
满足不是头脑里的思想,真正的满足是无为的—没有动机的满足,一旦给满足赋予动机的因素,就不是满足。一个因为条件得以满足的东西,就意味着其内部埋藏不满足的祸因:欲望的替代品随时如同伴随郁金香周边的金叶菊一样竞相怒放。 因为什么而满足其实是匮乏的欲望得以实现的歇脚处罢了,它不是满足,它只是满足的一种逃避的借口。
企图通过外境合乎欲望的实现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因为欲望本身不消失,冲突与恐惧就会接踵而至,因此通过外境寻求满足就如做一场黄粱美梦。
观念驱策下的行动也不可能满足根本的需求,因为贪婪是无止境不满足的根源,不管是善意还是恶意的理念都是头脑中永无满足的继续。由不满足的当下逃离到满足的理想之幻想中,只是更加强化那一不满足的模式,只有超越观念的层面下的一种自发的行动才能粉碎不满足模式的枯槁。
满足是头脑里的一种状态而不是头脑里装有满意的事件。满意的事件总是一种依赖,依赖就意味着有一天依恋的对象不再时,伴随而来的不满足就应运而生。
企图通过事件的满足永远达不到一个满足的头脑之状态。事件上的满足感恰恰是不满足的延续,当头脑延续过去的传统模式定义为事件的不满意时,持续地觉察不满足的事件,就在这种觉察过程中,头脑中那个满足的状态才能得以实现。倘若处在满足的状态中,那么在常人眼中的富有与贫穷,繁华与简单,高贵与卑贱,就显得那么平淡无奇了。这就是心灵的自由。
同样,来自一份真实满足里的自由决不是思想刻意造作的一个结论或观念。结论或观念只能指向解脱,但无法带来解脱,解脱也不是一个人依凭理念在将来某一天解脱。将来的解脱人逃脱不了虚幻的真实性,那只是一个观念。真实就是对当下的不满足所实施的无为觉知之行动,在这一领悟的行动中就有满足与自由。
一颗古老的银杏树屹立在公园的入口处,树荫宽阔而浓密,纳凉的人喝着冷饮,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 蓝色的垂雀花开的正艳,水杨梅也不示弱地展示其魅力的花朵。公园北边是一片古松林,在这有些燥热的时日,林间穿梭的风里也夹杂着股股热气,但这些并不影响情侣们浪漫的兴致。当温存的情人头脑被一种自我满足感的惬意笼罩时,即使有人提醒他当心感觉的无常与善变时,他会笃定地坚信:他那自我的感觉永远不会有差错,哪怕海枯石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