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妨碍我们体会别人处境的行为
你总是打断别人,表达你对别人的理解,实际上本身体现的是你根本就不理解他,你没有体会他的感受,你也不想听他说话。
十种会妨碍我们体会别人处境的行为:建议、比较、说教、安慰、回忆、否定、同情、询问、辩解、纠正。
2、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倾听四要素:第一,观察;第二,感受;第三,需要;第四,请求
3、给别人反馈
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如果已经准确地领会了对方的意思,那么你的反馈,就会帮助对方意识到这一点。
使用疑问句来给予别人反馈,这样的话,就可以方便让别人对你的理解作出必要补充。
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他人的观察上。
第二个方面,可以把问题集中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上。
第三个方面,集中在他人的请求上。
先说的是自己的感受,就没有距离感。
4、保持关注,让对方充分表达
在解决问题或询问对方的请求之前,要让对方充分表达,如果你过早提及别人的请求,就没有办法传达我们的关心,有时候还会被看作是应付。
5、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当你感觉到痛苦的无法聆听时,第一种方法你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然后大声提出请求。有时候你真的直接表达你的痛苦,即便对方也处于痛苦当中,他也能够意识到你的需要,然后你们之间反而可以更缓和的对话。第二个方法,叫做换一个环境,先平静下来。
所思:在聆听时,我们总是急于表达我们自己的看法,我听明白了,我懂了,我能体会到你的心情,其实对于倾诉者来说,一旦被打断,可能就没有说下去的心情了,非但不能使她放松心情,反而会陷入更焦虑的状态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对方充分的进行表达,我们只要用全身心去倾听,从而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给对方及时的反馈,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需要做的事情。但前提是在自己状态比较好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本身感到痛苦的话,那我们也要注重自己的感受,向别人直接表达,而不是硬着头皮非要听,这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根本达不到倾听的作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