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玉丽,坚持每天写文章,这是我每天一篇的第61篇,文章以“读书分享”、“育儿笔记”为主,记录自己以及孩子的成长。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自己父母上有老人需要照顾,这时候年轻的父母,想要事业和孩子兼顾,是很难做到的事,这也是农村为何那么多留守儿童的原因。
女儿的到来,让我也面临这样的选择。在怀孕后期就选择从外地回老家安心待产,女儿出生后,由于家庭的种种原因,在她6个月时就选择就在家里工作,把她带在身边。
父母、亲戚和身边的人,总是劝我把孩子给他们带,让我和爱人专心挣钱。说孩子到上小学的时候,再接到身边,上小学前孩子也学会不了什么,上小学后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我始终不认同。
父母总说是我怕他们带不好,说你小时候不也就是这么带大的吗?给我们带,可能还能比你带得更好,保证白白胖胖的。
这我从来不否认,在吃、玩、穿等方面,父母或许能比我这个新手妈妈做得更好,我妈妈也会比我更会给宝宝弄吃的。可是,这些我们从孩子身上显而易见的成长,是否就是全部呢?人们常常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是有多少人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呢?
人们总是觉得孩子在上小学后才是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很显然,这和成绩有关系,因为开始有了各种能力评比。可却不知道孩子大多数的行为习惯、能力发展,在6岁前就已经慢慢形成,没有一个孩子天生下来就懂得礼貌、坚持、耐心、爱心等等,这些优良的品质更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慢慢积累和内化的过程。
可是,我的父母由于教育,时代的原因,他们却很少去考虑这些,只要孩子长得白白胖胖就好了,更重要的是隔代教育,使得他们更加会心软和溺爱。不管我们承不承认,父母自己承不承认,他们上一代的教育理念是比不上年轻一代的,因为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发展着,他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只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去管教孩子。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应该推卸自己不可或缺的教育责任,这是我要坚持自己带孩子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父母因为年龄的关系,无论是身体和精力上都是跟不上孩子的,他们往往力不从心,于是就只能要求孩子“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却没有耐心和知识去和孩子讲明白不可以的原因。更有甚者,他们会把自己的很多习惯都教给了孩子。我就很不喜欢家里的环境,我妈妈她每天的事情就是打麻将、买六合彩,这也怪不得她,因为她的生活里早已没有了自己,没有了其他的兴趣爱好,而周围的人又基本都是这样子的,她自然也就如此。想要他们能和我们一样每天教教孩子看绘本,教孩子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等等,他们很难做到。
原因三,这个阶段是孩子的安全感、依赖关系等等形成的关键阶段。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有在3岁以前基本是需要母亲日夜不断地陪伴着的,但有多少母亲能做到呢?世界上都倡导母乳喂养到2岁,可身边能坚持母乳喂养到1岁的都少之又少。这个阶段,孩子是一张白纸,他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害怕恐惧,以及各项要学会的东西等都希望有最亲近的人陪伴着,这个最亲近的人无疑是给予他生命的父母。他需要从我们这里获得足够的爱,获得对这个世界每一次探索的能力,这是他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曾在课外教育机构接触1—6年级的孩子,在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身上,我总是听到父母和我说,因为小时候没在身边带,老人也不懂,而现在很多东西要重新赶上都很困难,甚至是毫无办法;那时候为了要挣钱,没自己带孩子,导致现在孩子根本不听自己的,就开始出现叛逆了,现在很是后悔。这都是因为,我们错了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时期。
原因四,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和自己的成长。只有当了父母之后,才能去体会带孩子的艰辛和幸福。而陪伴孩子一步步成长看她的每一个成长变化,你会观察、体会到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这能让你获得又一次的成长,体会生命的过程中。每一次的育儿过程,其实都是在育己。她会让你觉得自己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让你改掉很多改不掉的坏习惯,变得自律和成熟,这样的机会是不陪伴孩子成长,你所无法体会的。
所以,我坚持要把孩子带在身边,哪怕辛苦一点,哪怕这几年事业放弃一点,钱少挣一点……因为没有什么比得上一个生命的成长更为重要。
她因我来到这个世界,那我就需要给予她所能给予的爱和陪伴,这才不负这一世我们成为母女一场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