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圣诞节,在毛毛家是个很重要的节日,和宗教无关,只和孩子的快乐相关联。在毛毛小时候,第一次收到圣诞礼物时,妈妈会告诉她,有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每年在这一天等小朋友睡着的时候,都会送给小朋友礼物。并告诉毛毛,圣诞老爷爷特别喜欢孩子,以后每年圣诞节他都会送给你礼物。一年因为期盼而变的漫长,每到圣诞节前几天时,毛毛的小嘴都会吧哒吧哒的说个不停,一次一次的问父母,自己喜欢什么东西,圣诞老人知不知道,如果不知道,拜托妈妈给圣诞老爷爷打电话。父母只能就一再解释说:“圣诞老人最喜欢可爱的孩子了,他一定会知道的。”
孩子首先是为快乐而活着。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他生来只能做没翅膀的凡人,成为成人眼里成功的牺牲品。
02
2005年,那时我刚毕业,进入一家公司,有一天老板请客吃饭,然后宣布公司将不再营业。当时大家都懵了,因为从种种装况来看,公司都不属于经营不善的样子。然而老板告诉我们,其实他开公司的目的只是想体验赚一笔带家人全球旅游的钱,现在这个目的达到了,就要出国,没有精力再照顾公司,所以关闭是最好的方式。
接着他谈起小时候,父母总是有意识的给他过属于他自己的节日。当长大一些谈起这些事情时,父母语重心长的告诉他,一个人的童年是非常的短暂,我多么想延长你是快乐,不愿意你早早失去一个童话世界。生活要有仪式感,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对生活有所期待,有期待就有希望。
是啊,期待就是希望、就是光,无论任何时候心里都要有光。父母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看向希望,走向光明。而仪式感正是父母带给孩子光明的最好工具,父母又有什么理由将此拒之门外?
为何要用仪式感,而不是直接送孩子礼物?
因为不要让孩子从礼物与幸福感建立联系,而是建立在有个老爷爷(某人)很爱他这件事上的联系。如果与物建立,很容易出现成人的固有物质思维,长大后更会评价物的好坏多少,哪里又能体会爱最初的本心了呢?
惊喜是另一层更有价值的享受,生活本是一杯平淡无味的白开水,孩子的成长日复一日的也会变的越来越平淡,如果再不去无时无刻的添加一点惊喜,父母和孩子都会觉得无趣。生活需要仪式感,家长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就可以让孩子有不同凡响的经历,让他的生活和世界焕发出奇异的光彩。更何况孩子的单纯无邪与父母对她满满的爱交织在一起,特别美的乐章。难道不是对父母最好的褒奖?!
今天,你今天给孩子过了520吗?孩子有仪式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