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如果父母整天给孩子讲道理,时间长了,孩子的内心就会把父母当成老师来看待。
老师是一种职业,从幼儿园开始到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我们会经历无数的老师,不同学习阶段会遇到不同的老师。
当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老师就成为了回忆。除了逢年过节,短信或电话的问候,几乎再也没有其他的交流方式。
试想:如果孩子把父母当成了老师,那会怎样?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少讲理,多讲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庭观念很重要。“春运”就是我们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生活的方式可以变,生活的法则不能变。
家庭是形散而神不散。
有的家庭,其成员虽然工作和生活分散在不同的城市,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总是会回家去看看。实在有特殊原因,无法回家,也会在节日的那天互致问候、互相祝福。
节日的气氛,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的。当父母在重要节日问候老人或向老人拜年的时候,孩子也就看到了,学会了,将来长大了,他自然也会在这样的节日里给父母打电话问候一声,或者千里迢迢回家探亲。
这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不必刻意教育。
曾经的一部家喻户晓的家庭电视连续剧《家有儿女》,演绎出了教育子女的真谛,引发了无数家长和孩子的感慨。
一家人正在吃饭,刘星的母亲一直在埋怨刘星考试成绩不好,排名总是最后几名,甚至有的课程总是在及格线上。
刘星的父亲夏东海见状,仔细看了看孩子的成绩单,却说,刘星的数学和物理考得还是不错的。而且还看到了刘星身上的闪光点,有比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变通能力。
刘星听了父亲的话,原本垂头丧气的情绪逐渐恢复了自信。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一味地苛责孩子,孩子就越不自信,甚至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变得越来越难教育。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只有父母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学会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才能唤醒孩子心中的自我认同感,孩子才会沿着父母期待的方向发展,正所谓:“越鼓励、越优秀”。
@蝈蝈讲故事,感谢大家点赞、关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