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构建思维导图共收75份,发布于简书和微信公众号以及读书QQ群
二、完成读书笔记共收76份,发布于简书和微信公众号以及读书QQ群
二、读书有获得:
1.朱老:
您好!
能有给您写这样一封书信的机缘,悉因拜读您的大作《谈美》。虽然您已不在这世间,可正如您所说的,“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您洒下的几点清辉让我在这里禁不住要向您回这封信。
最爱的莫过于您的那句“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一棵古松,在不同身份的人看来有截然不同的价值,同一处风景,在本地人和异乡人看来也有迥异的意趣。这本带有强烈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却让我受益匪浅。在认知世间万物的同时,我们往往杂有个人的欲念和评判,导致事物在我们眼中丧失了本来的美感。但是美学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这世界纷纷扰扰,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尤其是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人生的道路刚刚起步,总免不了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顿,总会感觉到为什么幸运之神为何总是远离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只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你以一种美学的态度来观察世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欣赏自己的生活,你会恍然发现,原来自己身边还有如此多的美好事物,自己的生活原来如此值得羡慕。身在其中,眼前总会遮一道“为其所困”的尘雾,阻碍着发现美的视线。也就无怪乎人们总是一边憧憬未来,一边流连过往了。而只有从实用世界中跳出,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才能享受“当下”的美好。
还想浅谈谈您所提到的“移情”。我爱旅游,也爱听歌,其实想一想,'这其中的快乐不就是源于移情吗?我曾因泰山的雄伟而胸中激荡,也曾因塔克拉玛干的浩瀚而自叹渺小。我曾因一首摇滚而充满力量,也曾因一首老歌而热泪盈眶。正是太多太多的经历融进了太多太多的景物叶和音符,才会在刹那之间有感而发。移情于物,方有一见如故的山水,移情于音,方有百听不厌的歌曲,移情于文,方有千古流传的诗篇。正因移情,万物才着上了我之色彩,变得有声有色。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没说道我真正想对您说的话。您说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从这点看来,我还不至于是个庸俗的人,每每这样想我还挺高兴。因为我对待每件事,也是认真尽全力地付出,当结果不尽如人意甚至所得大大少于付出之时,也能从容面对,只要自己的行为无愧于心就好。比如一次学业考试,一段难得的友谊,一场用心的恋爱,当他们统统消失无法挽留之时,还应该豁达而出。您说不是吗?因为无论失去的是什么,我们都还有艺术地去享受人生的权力!人生毕竟是很丰富的,要懂得艺术地去生存、体验、感悟,但同时,人生也是只有一次,年华老去,失而不复返的。执念太深的人往往放不下,但人生本就是祸福相依、喜怒相伴的不是吗?
我当然追求真、善、美的东西,不是凭空,却是根据经验来说,自己遇到假、恶、丑的事情便会激愤,自己做点亏心事也会暗暗自责、内疚。本想逃避开去,不理那些污浊的事,可忽然生出一些社会责任感来,想以己之薄力,用“爱”去感化动摇人心,只希望物欲越发达的世界,人心也越接近真善美。您说好不好?
秉承您的希望,我也想“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虽然您收不到这封信,但您在天国也会感应到吧,我看到您转过身来对我微笑,说:“慢慢走,欣赏啊!”身后是一片清亮的星光。
您的读者:史颜恺
2.浅谈“人生的艺术”
――给朱老先生的回信
尊敬的朱光潜老先生:
您好!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我有幸能在这不深不浅的春光里拜读您的巨著《谈美》。您不急不缓却饱含哲思的语言有如这徐徐的春风,令我心神荡漾。回味之中,我按耐不住心中的这份敬仰之情给您写下这封回信。
何为美?如何欣赏美、创造美?这些问题,我从未思考过。读罢此书,才知美是-种直觉,欣赏须“无所为而为”,创造须“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您谈到的“人生的艺术化”。
正如您所说的,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那么,我们走在人生路上,是否也要按司空图所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呢?按我浅薄的理解,人生应当如此。若我们对待人生能“超以象外”,不受表现者的影响,那无论荣辱成败,都能以平常心待之,于是就能得“人生”于环中了。这不正是范仲淹所倡导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么?您说过,“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我想,“超以象外”应当属于艺术人生之豁达吧。
说到人生的严肃与豁达,我不禁又暗自敬佩起您来。这可不是甚么奉承之词,而是对您这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概括力发自内心地敬佩。是啊,人生不过于取舍之间,取舍之中又讲究个分寸,讲究个法门。“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真可谓取舍的不二法门。取时应严肃。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应取自德行,取自言谈,取自风谊。于是我们对待言谈举止、行事风格一类的“小节”应当慎之又慎,正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您说对不对?“小节”如此,“大节”就不消说了。而“豁达”应用于“适”之上。徐志摩先生有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我想,不仅是对于爱情,对于一切得失,都要这样豁达――不刻意追求,不强加改变,所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您所说的“美”之境界吧。
写到此处,我在思考,您所说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是不是也应归为“豁达”呢?以我愚钝之资,只隐隐有种似是而非的感觉。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生需要您所倡导的“无所为而为”。现在的中国,大都被儒家的“有所为”、道家的“无为”和禅宗“潜默的哲学”所支配,您倡导的注重过程本身,不注重结果的“无所为而不为”,正是为我们这些青年学子指明了另一条路。诚然,我们学习也好,处事也罢,都不应急于去求“成”,应先做好过程,过程做好了,结果也不会太坏。如水行山谷,行其所行,止其所止,终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以我似是而非的理解,这种“无所为而不为”的态度,应该和“艺术的完整性”是有所关联的吧。如我们有注视“艺术的完整性”的长远眼光,又怎会计较于暂时的结果呢?
“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只有大家之作才能浇灌我辈。正如您所言,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您的《谈美》一书,薄薄一册却道出了艺术人生的真谛:完满的人生应见于实用、科学、美感三种态度的活动;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诸多良言,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学生不才,思想错漏愚笨处还望先生指教!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顿首
晚辈文俊丁
于己亥年正月十日
3.美感时自来
——给朱老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老:
您好!我近日拜读了您的《谈美》一书,其内容通俗易懂,如饮清茗一盏,书中提出“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对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欣赏和创造、艺术与人生等关系做了明确定义和论证,充分体现了您作为一位美学家的高深造诣,通晓中西,学贯古今!在此,我想对书中的一些内容结合当今生活谈谈我粗浅的理解。
一.美与实际人生有一定距离
您在书中说到,“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所以,美与实际人生有一定距离;而这个距离必须是适当的,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这种距离感王维描绘得十分到位,他在《终南山》中写到“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无论是向前看还是往回望都是一片白云青霭围绕,唯独自己所在之处无白云,若是前进几步,亦是同样的景象。我想,从美学观点讲,距离自己太近的地方,往往不能放下一切心思专注地去欣赏,但远处的景色却勾起人聚精凝神的欣赏,这样,美感也就产生了。对于我们来说,不顾一切捕捉蝴蝶,蝴蝶飞向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落在了肩上;莫用功名利禄去衡量身边所有的事物,将其放得远一点,以欣赏的态度观之,未尝不是积极的美学态度。
二.科学的活动也还是艺术的活动
许多人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互不相干的两个领域,其实不然。您说过,每个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自己所见到的一点真理(无论它是不是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了。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这样真、善、美变成了三位一体了。
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冠军陈更是清华大学理工科博士,亚军孙晓婧是中国科学院理工科博士,她们不仅是将自己所研究的科学项目作为一种艺术,更在更广阔的世界寻找艺术,于是她们爱上诗词。她们的例子告诉我们,艺术与科学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有的只是看事物的态度,当实用转化为欣赏,科学也就是艺术,当欣赏转化为实用,艺术即成科学。这也告诉我们,事物的艺术性和美感一方面取决于事物本身,但更多地取决于主观的态度。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和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的欣赏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
三.天才与灵感 美学的作用
遗传和环境对天分有一定影响,但还是人的努力起主要作用。灵感是突如其来、不由自主而又突出其去的,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但它应有知识作为基础,还有日常中意象的蕴蓄与积累。“功夫在诗外”即是如此,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到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翻译出来。
这也便是我们学习美学的原因之一了,它让我们的潜意识不断在酝酿。但美学的作用不止于此,它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拓宽自身的胸襟,培养豁达之情操,用美的态度去触摸和体察世界,从而净化我们的人生。此外,美学也具有广大的社会意义:“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谈美》一书是朱老您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中国广大青年所作,我在您的书中受益匪浅,深表感谢,也希望当时您以书济世的愿望得以实现!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郑一
2019年2月15日
4.用美学眼光看当代社会现象
---------给朱老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我是今日沉迷《谈美》,无法自拔的您的小迷弟,在通篇阅读完《谈美》后,我发现现如今我们21世纪走向建国70周年的新时代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与您所阐述的美学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在此想阐述我结合美学对这些事情的一些看法,如有悖谬之处,还望海涵。
近日,我发现在我周边的朋友中盛行一股“耽美风”,引得我几度好奇,是什么东西能具有这样的魅力。“耽美”一词中也包含这一个“美”字,而这一个美是为了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风格,“耽”有沉溺、入迷的意思,它起源于19世纪末流行于西欧的唯美主义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中,到现代日本文学中逐渐被用来表述男性和男性的爱情。说到这里,可以初步定义,这是一类刻画有悖人伦的爱情书籍,我们大家知道,在我国解放初期,尤其以“文革”时期为甚,同性间的行为被判定文流氓罪,是情节非常严重的一类。但如此,为何描绘如此情节的小说会在当代受到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的追捧呢。
首先我认为从您在谈论“美感与快感”这一小节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快感是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它是带有一定占有欲的。而从生理学的角度讲这一点耽美小说是区别于《金瓶梅》等经典情爱小说的。但又有一说,人群中会有少数人会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对同性的依赖性,在羚羊中也发现了这种依赖性的存在,其本身会具有一种对同性的占有欲。但喜欢耽美文学的同学肯定绝非都是产生了该变异的,因此美感更应该是吸引众多读者的主要原因。您曾讲过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首先在这种新的题材出现的,给对于不排斥这种感情的人带来的第一直觉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新奇事物带来的猎奇心理本身就会驱动人想要对这种事物一探究竟。在现代香港电影史上不得不提的就是王家卫导演的《春光乍泄》,其讲述的就是张国荣和梁朝伟所饰演的同性恋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发生的故事,王家卫也凭借该影片获得了第五十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而这部电影获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题材上,用强烈的印象派和感观化来表现异国他乡的灵魂游离,社会底层的嘈杂喧闹,破镜难圆的貌合神离,而选取的同性伴侣,同平常伴侣不同,这份感情间不把生育繁衍当做目的,所维系这份感情的就是纯粹的“直觉”,而不是通过反省所思考出的妥协结果。正是有了这份纯粹,才能更好地使电影具有一种艺术性。同时放眼现代中,李安导演的《断背山》,欧美影片《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都是通过同性恋人来表现艺术张力,同时我们将这种具有艺术性的想法移植到文学中来,是否也可以同样适用?这样一来,这样的小说能受到人欢迎可以得到一点解释了。
再者,我们前面聊到过,“耽美”小说是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风格,您曾讲过写实主义是自然主义的后裔,写实主义就是在模仿自然中的美。在自然中的存在的肯定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男女情深,那若尽是如此,我们前面所提到这类题材的艺术性就站不住脚了,因此它是反对这种文学风格的。但是这里,您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以常态为美”,我认为不尽然。先不说这一点与同性感情这一问题的矛盾,平日里每一个成为爆款的新品最开始它都不是常态,但为什么它刚出来时(此时它不是常态)会得到人们的称赞,而当它烂大街时,成为了真正的“常态”时,它却不再受到刚出来时的那般追捧。而且这种题材能够受到青少年的追捧,与它与常态相悖是分不开的。
其次,您在“美与自然” 这一节中提到美的欣赏极似“柏拉图式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是指以“美”为标准的恋爱,达到精神上的融合从而忽视肉体的交流。那我们可以向前再推进一步,同性与异性间最本质的差异就在这部分“肉体的交流”,只求得“精神上的融合”的话,只要是两情相悦的两个人,也不会因为这些因素而阻碍步伐。因此,耽美小说受到追捧,也与其更注重“精神上融合”,满足青少年情窦初开的情结有关。张国荣有一首歌《我》,里面有这样几句歌词“快乐的方式不止一种”,任何真挚的感情总有快乐的理由,少年时,既有情窦初开遇到你的无知懵懂,也有秉持捱过无能为力的年纪去幻想“精神上融合”的纯粹无畏。
最后,您在《给青年的二十封信中》中“谈多元宇宙”这一节中也讲到“我为真正恋爱辩护,我却不愿为纵欲辩护;我愿青年应该懂得恋爱的神圣,我却不愿青年在血气未定的时候,去盲目地假恋爱之名寻求泄欲”,“恋爱的宇宙”与“道德的宇宙”不一定就是相撞的,但在现实,这种题材还是难以投射到现实,因此许多青年将矛盾聚焦在小说上,成为情感的宣泄点,不一定非要是自己现实写照才去看,也可能是在寻求一种难以实现“想象与现实”的一种平衡。
最后在此,我非常感谢您为我们带来如此佳作,洗涤心灵,一路上好的坏的都是风景,所以啊,
慢慢走,慢慢欣赏,
此致
敬礼
您的迷弟:高二48班 唐嗣鼎
2019年2月17日
5.尊敬的朱老:
您好!
读了您的《谈美》,我有许多感受,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然既然如此,那我便从头说起吧。
人都喜欢美,我自认为一个俗人,不可免俗。但先生从头便说谈美是研究如何免俗的。仔细想来,先生也说,俗人爱把快感与美感弄混,也许我眼中人人都喜欢的美,并不是真的美,而只是快感与美感的混合罢了。
我何时会觉得感受到了美呢?我喜欢美人,喜欢画,喜欢绚烂的花朵和繁茂的枝叶,春天来了,我会说:真美!但当我看着肥肥的兔子,想着它日后如何美味时,却并不觉得它美;当我看到初中同学送的贺卡,画上的人使我联想到曾经的生活时,我也不觉得它美。这样一对比,我便发现先生说的实在是准确,物与实用挂钩时,它便失了美感;联想太远便涣散了精神,也感知不到其美了。但我却觉得,先生也可以把实用归为联想一类,因为实用的联想也是涣散精神的联系。
您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说当局者谓之俗时,也许旁观者谓之美,不知是否合您心意。您的时代可能还不流行追星,但我想,追星也是“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维持适当的距离”才能保持的吧。您又说,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看,所以不能感受到它的美。我却不认为这个“一般人”指的是俗人。大家的乡愁都是这么来的,只有时间能带来距离。即使不是俗人,在利益面前,也无法置身事外来感受美;因为人毕竟是肉长的。就像苏格拉底坚持服刑,是坚守他的道德一样;只有外人能感受到他壮烈的美。
我仍然不是很清楚的是,到底什么是美呢?以我自身感受来判断似乎不太合理,就像您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我仍然要坚持我的“美”。我的感受是,“美”是和谐与韵律。自然界和谐有余,韵律不足。从我对您的《谈美》的理解,就像您说的那样,人的身体机能,像心跳这类的,使人能直觉地感受到和谐的韵律——这是人与其它物种不同的,与自然不同的。我因此认可您,艺术美需要创造。您说艺术美是抒情的表现,我也认同,因为创造的核心在于情感,世界之大,物象之多,以情感而综合成与内心韵律和谐的产物。
可谁又知道,与我内心和谐的韵律会与他人内心和谐呢?就像亚洲人与欧洲人的审美不同,就像亚洲人鼻梁平均高度与欧洲人鼻梁平均高度不同。就像读书破万卷的“书”不同,人们灵感不同,创造不同,又何以说其美言其不美呢?
您说过的“印象派”就可作为一例。许多人都很难理解其美,这也不能代表它不美。为理解它而专门做这类的训练,等到接触多了,能欣赏了,就又认为它美了,那它是美还是不美呢?
就像您说的,艺术是人生的一部分,我欣赏精巧的美,他欣赏灵动的美,我们都是为了有趣,这就足够了吧。或许我们也不用讨论何以为美了吧?
也不知我是否理解了您的真意,我只希望把我的感受表达出来。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伍嘉悦
2019年2月17日
6.亲爱的朱爷爷:
您好!
我是一位刚结束《谈美》阅读的小读者。我非常感谢您这么细致地讲述了关于美、美感、欣赏、创造等的一系列美学知识,让我对艺术和美终于有了最基本的认知。另外,您的这“致青年的第13封信”使我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帮助我提高了思维的严谨性、深度和广度,让我对一些相近的概念不再一概而论,也不再想当然地乱用各种词了。
通过对《谈美》的阅读,我发现我与您有许多认知上的相似之处。比如您发现一种人们普遍的心理,“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一般人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世相”,并提出“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的确,无论是自然界中的一花一木,还是大师创造的艺术作品,都需要观赏者从自身的社会信仰、利害圈套中跳脱,退居客观的地位,以情趣为目的来欣赏,才能见出实用价值以外的,事物于观赏者的不可言说之美。我认为,这样的道理不仅在艺术上对具体事物适用,对实际生活中各种抽象情感也适用。
就像朋友间的友谊,当自己太过深入其中,与之距离过近时,体味到的心情会带有不少的苦涩,因为越是进入一段友谊,就越会产生主观心绪,用很主观的态度对待友谊,表现出来的就是过于自私或者过分在意对方,对朋友反而是一种负担。像我这样年龄的青少年,许多都在无意间面临这样的问题,不止在友情中,在亲情、爱情(此处指青少年对异性的依恋情愫)中也是,因此他们会感觉自己疲于人际交往而陷入自责、伤心的情绪,从而情绪波动起伏。所以我们青年最需要的就是在一段关系中保持适当距离,这样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这段关系带来的“美”,即互相感到舒适,利于双方发展、进步等等,而不是想当然的“距离越近,得到越多”。
另外,我很赞同您说的“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有时候大家都需要有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将人生当做一件艺术品,将生活当做创造艺术品的过程,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而不是时刻忙碌于生活,忘记留给自己品味自己生活的时间。换句话说,我认为生活有时需要“慢”。
我的英语老师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她走路一直很悠闲,因为她偏爱路上经过的每一棵绿茵茵的树,每一支含苞待放的花。她告诉我们班的同学,在学习之余要将心思“慢”下来,学会欣赏身旁的环境,别时刻因为担心成绩而忘记了生活的意义。
我认为她所说的“生活的意义”,一定就是“将人生艺术化,即情趣化、理想化”,就是学会将“宇宙人情化”,使我们的情趣和身旁的每一个事物“交感共鸣”。
不得不说,您真是一位兼容并包的大师。您的书中总能同时对某一事物的流弊和优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您从未否定任何一个主义,一个行为,并全心全意的推荐适宜青年理解的知识传达给我们,让我感觉像是一位知心的大哥哥。
在以后学习、生活的道路上,我一定会带着您教会我的欣赏“美”、为人处事的道理,更艺术化地走下去!
此致
敬礼!
您忠实的读者:王晨晨
2019年2月17日
7.敬爱的朱老先生:
您好!
近日拜读了您的大作《谈美》,借用他人之言作结,您的作品的确是:
中西贯通,古今相融
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清新自然,如话家常
晚辈才疏学浅,但您的文章启迪了我的思考,文中有几个观点我与您见解不同,这里晚辈想向您讨教一下。
我与您见解不同的主要矛盾在于,晚辈认为您将各个概念分得太过明确,如:艺术与实用大相庭径,美感与快感截然不同,艺术与人生必须要有适当距离。
一·艺术与实用并艺术与实际人生
艺术本就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能将人从实际生活的牵绊中解放出来。」
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在聚精会神、物我两忘之中的往复回流、交感共鸣,它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一)艺术与实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艺术的由来:个人认为,艺术其实是人类精神寄托的一种表现。
远古时期人类还在与自然作斗争时,何曾有艺术的体现?直到后来社会逐渐稳定,人类慢慢有了空闲的时间精力,慢慢不愁吃穿之后,才有了诗词歌赋、礼乐射御书数、舞蹈等艺术形式。
而对于您文中说“韩昌黎的文以载道,现代文学革命以文学作为宣传工具”,这一切是“将艺术硬拉回实用的世界”。不可否认,如果您的观点里艺术只是与表达美感,而不能用于实际的话,那么这句话您完全正确。可是艺术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难道您只是描摹一下已经存在的,所谓美的事物就足够了吗?只是无病呻吟般叹一句“真美”,“我不能将此良辰美景拖入‘实用’的污泥”就达成目的了吗?
总而言之,个人认为艺术与实用实际上是有因果关系的,因为追求实用,所以才创造艺术,因为追求精神寄托,所以才产生艺术,并不能将艺术与实用完全隔绝开,使用“硬拉”一词也稍欠妥当。
(二)艺术与实际人生。
艺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于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了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我不太能了解您的感受,
艺术回到实际人生就不能欣赏形象本身的美了吗?如果您所观察的事物,所观察的美的体现,远离了生活实际,与周围的环境彻底孤立,它还美吗?一滴露水如果远离了衬托它的花瓣,远离了使它晶莹剔透的阳光,它也不过是一点化学物质而已;太阳远离了衬托它的蓝天,远离了我们“主观的视线”,它也不过只是一团火球而已;黑夜里的星星远离了它们的夜幕,远离了我们的观察,也不过是一颗颗表面凹凸不平的天体。
本人自知有偷换概念的嫌疑,但也只是想尽量将个人看法阐述清楚。而您著书时也曾写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您是否也入局了呢?
人都是利害的动物,尤其是在当代这种物欲繁华的生活中,您所说的,带有一定理想化的“美”其实对我而言有一些距离感的。但我十分认同“距离产生美”这一与您观点不谋而合的俗语。
人一看见它,不免想到它在实用上的意义,发生许多实际生活的联想」。
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江南水乡羡慕北国风光 ,大漠孤烟向往碧波万顷。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躁动”,距离的确能产生美,只是不知这种美向往的成分占多少呢?
二,美感与快感并美感与联想
(一)美感与快感
这里小小的发一句牢骚:虽然说您的遣词造句的确如话家常,但读您的美学著作仿佛是在读一本哲学著作。
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说到底我还是不太理解您对美的定义。
您在文中曾说过,美感经验是直觉而不是反省的。这似乎是认为美感是我们能立刻感觉出来的,却又无所印证,而快感是事后察觉人物产生了愉悦的心情或是某种行为冲动,是经过回味的。
到我认为如此定义不免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嫌疑。
从我的生活实际而言,但我看到梅花荷花等,没得体验与心情的愉悦是同时生出,说了是完全没有思考;看到美妙的书法作品之后,不管其文只看其形,自觉酣畅淋漓也同样没去思考这一撇一捺是否有出众的筋骨。
到这里又要提到另一个方面了“主观与客观”,就此进入下一个话题。
(二)美感与联想。
柴静在《此身此时此地》中写您:
他写文艺批评,写到宋神宗有次看到苏子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词时叹息,“忠君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他看到这里,直接说,这话“令人发呕”。
所以他写“我应该感谢文艺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它教我学会一种观世法。
凡是不能持冷静的客观的态度的人,毛病都在把‘我’看得太大。他们从‘我’这一副着色的望远镜里看世界,一切事物于是都失去它们本来的面目。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评《红楼梦》······见解的不同何尝不是对美的联想不同,主客观之情不同?
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了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了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我并不知道这是否真正做到了您曾提到过的“物我同一”的美学境界。 但存在即是真理,不能一起的排斥美感与联想的靠近,排斥艺术家的主观看法。
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您说艺术家创造艺术时,一定是要把情感加以客观化,您又是从何处得到这一见解的呢?您又说美感直接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 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的时候,若没有思考,怎能将每转变为素材?艺术家如果完全将自己的感情客观化,后世又怎会出现那么多“后之览者,必将有感于斯文”?
有人说审美活动本质是一种体验活动而不是认识活动,体验,看到她觉得美,这个“觉得”难道不是认识吗?
到底修为还是不够,到这里已经有些晕了。
我多希望能和先生再静静坐下来品一杯香茗,浅谈中庸之道,可已再无机会。
世上本没有绝对的黑白,绝对的是非,概念辨析同样如此。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曾经我认为我能通过您的《谈美》求得一个答案,后来才知道您只愿做一个引领者,促进我们思考。非常感谢您,朱光潜老先生,愿您在天国安详。
您的读者:吴思明
2019年2月17日
8.敬爱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
我拜读了您的《谈美》,感到甚是有所收获。这是您多么具有亲和力的一部作品啊,您这“第十三封信”的确像“写给弟弟妹妹”一样亲切,使我们丝毫不觉得学问的严肃和不可触及。
在前几章里,我一边读您的文章,一边拍手叫好。您论述得通俗易懂又活泼有趣,每一个例子都举得恰到好处,很好地让读者明白您的意思。当我读到“美与自然”一章中,您使用平直和弯曲的线条组合使人产生的不同感受来论证“我”与物的关系时,我尤其觉察到您的例据形式之丰富:生活中的感受、画作的内涵、历史的事件、诗文的赏析等等,不拘一格。同时我又惊叹您思想的伟大之处,如果没有大家的指导,我也许永远也不会去将美感与快感做比较,永远也不会去讨论创造与游戏的关系。您是在想常人所不能想到的东西,然后分享给读者,让我们也能想到。
但是读到中间几章我就感到吃力了,我自身的文学修养低是一大原因。您例举的一些诗词我常常没有接触过,要读懂您的论证便只好先去搜查诗词的含义、背景,回头也不能很好地读懂。
不过难懂的毕竟占少数,您这部书是写给大众读者的,自然就是适合我读的,我从中也所获匪浅。我明白和明确了很多道理,我跟随您的脚步一步步地初步了解美学。像“宇宙的人情化”一章中,有关“移情作用”我自己曾想到过一丁点,在读书中便更近一步了解了。我记起前些天我还不同意“同情是人类道德的全部基础”的说法,现在仔细想想,“同情”不就是相同的情感吗?觉得别人有和自己相同的情感,正是所谓“移情作用”啊!我既然觉得移情作用是人与人相互了解的基础,那么同情就该是人类道德的基础啦!这是您带给我的改变。
您说“一般的善虽只有外在的价值,而‘至高的善’则有内在的价值”。我以前总认为,善都只有外在的价值,直接作用的对象,只能是“人群的幸福”。您解释到:至高的善就是“无所为而为”。无所为而为,这似乎是书中提出的最重要的概念吧,我觉得也是最不好懂的。您说:“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那么“无所为而为”是说要不计较与利害得失吗?“伦理的价值是实用的,美感的价值是超实用的;伦理的活动都是有所为而为,美感的活动则是无所为而为。”那么就像他们说的一样,无所为而为是要从实用的世界中跳出去吗?我姑且也如此理解吧,毕竟我从来没有体会过善的直接内在价值。
书的内容上我收获的还有很多,但不仅是内容上,形式上我也学到有东西。您每一章开头都有一个小总结,是多么的有条理,对于我这样思维混乱的读者,您可太贴心了。您的语言也是一大可学之处,“大醉大饱之后睡在床上放屁的乡下老太婆未必有什么风韵,但是我们谁不高兴看醉卧怡红院的刘姥姥?”一句足以体现您语言的诙谐轻快。
除这些以外,您的态度也值得我们晚辈学习。“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您就是星光的散布者,是甘愿为读者奉献的人。您思考的精神,谦逊的态度让平和的说理更显深刻,让您的星光更加耀眼。
您的读者:周志龙
2019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