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已过花甲的父母仍然保留着春节前置办年货的习惯,我问了几句,除了鸡鸭鱼肉之外,还有大米还没有买。
父亲说:“这些都得我们去买,上次就让你买了一次米,就拎回70块钱的稻花香,比我们平时买的贵了一倍还拐弯。”
“就是好吃啊!”
“能好吃多少?性价比太低啦!”
“性价比”一直是过去20年,中国消费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词,廉价且“好用”成为了父母这一代买东西的第一选择。
今天,我想说,未来国内的这一轮的消费升级,可能真的会改变,至少部分改变这一个观念,而且“中国制造”也会跟着转型。
瑞士手表、德国厨具、苹果手机,无一例外都是传奇式的产品(还赚足了中国人的钱),质量好,价格高,为国家贡献税收,为企业树立品牌。
时至今日,这些产品究竟比国产品牌好多少,大家心里有数,性能指标上的差异恐怕很难超过20%。
有人说是人家品牌力强,拿苹果手机就是自豪,我想说那是产品成功的后置效应,为什么现在5000块的mate9也难抢到呢?
所以,功夫在自身,归根到底还是产品质量,这个维度上还真的是只能跟别人比,别跟自己比,质量超过20%,就可以卖出200%的价格,你可以观察一下,几乎所有行业都符合这个特征。
进一步引申到人的成长上可能更有意义。
30年前,一起念书的两个小朋友,只是一个比另一个每天多读半个小时书,多问老师一个问题,未来的差距可能都是巨大的。
15年前,一起工作的北漂,一个比另一个每年多挣3W块钱,结果多攒下了些积蓄在通州贷款买了房,到今天,,,
真应了那句老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所以,当你疲劳的时候,再多加把油,超出20%,收获200%。
讲干货,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