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知音叫高山流水。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相当于现在的部级干部,也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他不但琴艺高超,《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而且还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相传《水仙操》和《高山流水》这两首古琴曲都是伯牙当时成就的。这样一个擅长音律,具有高超琴艺的领导干部,一般人哪能懂得他的情怀?所以他常常感叹知音难觅。
在那个时代,伯牙的音乐既不能像现在这样,可以借助网络视频、抖音进行自我销售,也没有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推介,他只能自娱自乐,或在祭祀、宴享时为人鼓琴,即使在宫廷、大殿、幕府上演奏,无非也就是一些同朝为官的同事、王孙公子、幕僚们捧场,谁人能懂音之妙、律之情、乐之心?听者或不懂装懂,鼓掌而赞,或人在场,心却游离在外,碍于面子口是心非地附和两句:“弹得好!弹得很好!”每每遇到这样的情景,伯牙认为自己是在“对牛弹琴”,苦笑着,虚与委蛇。
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国。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江口停留。待风浪静,皓月当空,伯牙立于船头,举头望明月,低头看江水,心中旋律随江风而起,遂令琴童置琴,操琴鼓之,琴音如明月清丽,似水波荡漾、宛若晚风轻柔。
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人,手握砍刀,立于岸边。伯牙大惊,“来者何人?”手一哆嗦,琴弦“啪”断了一根。
“先生莫怕,我本樵夫,并非山贼,被先生琴音吸引而来。”接着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
伯牙看他身后确实是有一担柴,心想,“此人莫不是先拍拍马屁,然后......”,伯牙对他的赞美之言不以为然,冷声问道“你能听琴?你能知琴之优劣?”
听伯牙如此问话,来人放下砍刀,跳上船头,走到伯牙面前,拿起伯牙的七弦琴,抚摸着,“此乃瑶琴,相传为伏羲氏所造。”接着口若悬河地将琴取材于三丈三尺高的梧桐树中段、浸于流水中七十二天,择良辰吉日制作,外弦按金木水火土,内弦宫商角徵羽布置,后周文王、周武王各添文弦、武弦等,娓娓道来。
伯牙听罢,“咦,都蒙对了?”他仍矜持地没把内心的欢喜表露,“嗯,你说得不错。壮士既知琴,何不坐下听听琴音?”随即命琴童安座。“好啊!”樵夫没有推辞。伯牙便又调弦抚琴,将自己的心思情意都赋于旋律中,一曲接着一曲,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时而如大雨绵绵,时而山崩地裂;时而流水潺潺,时而群鸟鸣和。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樵夫边听边说,将伯牙的心声一一说了出来。
伯牙大喜,“太好啦,太好啦,我终于找到知音了。“忙推琴而起,打拱作揖,“请问贤士尊姓大名?”
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字子期。"
伯牙说:“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我今天终于遇到了你这个知我心,懂我音的朋友,我的心意都被你说中了,我还藏住我的心意干吗?“
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子期和伯牙举杯痛饮,焚香燃烛,结拜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再相见。
计划没有变化快。山高路远,锦书难托,第二年中秋,伯牙如期赴约,可子期已命赴黄泉。两人阴阳相隔,伯牙在子期坟前悲哭不已,抚琴而弹,一曲《高山流水》,纪念两人的相识相知。曲终,弦断,“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言毕,摔琴于祭台。从此后,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
后世把“高山流水”比喻为知音,它象征了朋友之间心意相知、心灵相通的深厚情谊。
孟子“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07年的快乐男声冠军陈楚生,09年快乐女声亚军李霄云,这两位大家应该不陌生。在网易云音乐倾力打造的原创音乐LIVE节目《音乐好朋友》中,他们惺惺相惜的画面让人挺感动。
在原创音乐道路上仍在坚持的两个人,在节目中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充满默契。对彼此音乐的理解、诠释是那么的到位,他们彼此认同对方的生活态度,都不愿被所谓的商业价值绑架,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走自己愿意走的路。
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感受,让他们通过音乐找到了宛若知音的感觉,霄云懂楚生《瘾》中的刚强和些许诱惑;楚生懂霄云流淌在《字词句》中的不开心和压抑情绪。
生活中他们是能随时出手相帮的朋友,音乐上他们是心灵相通的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就是那个能知你心、懂你意的人。遇见知音,遇见了另一个自己,人生之大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