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好朋友因为孩子的问题,我们聊得不亦乐乎,起因是朋友的朋友现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与之产生分歧, 导致我的好朋友对她的朋友的观念产生了怀疑。是啊,朋友也不可能事事都是统一标准,也不可能事事看法都十分一致,产生分歧应该就是人类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吧。
忽然想到,我在小的时候真的是十分不愿意自己的好朋友跟自己有任何一点的不同,我们喜欢的要一样,我们说话的风格要一样,后来慢慢长大了,遇到的事情多了,我才明白这种能够事事与你契合的人好像并不存在这个世界上。有了分歧,才有了一起努力解决问题的本领,才有了统筹协调的能力。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这多少有点像管中窥豹的意思,我们看到的都是真实的一部分,只是在那个时间点,我们选择愿意让自己看到的那部分。
今天朋友之间的分歧就是对待女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不管学习,只要漂漂亮亮就好,还是也要关注女孩子的智育教育,不要因为性别而分别对待。两个朋友家的孩子都是女孩,两位妈妈也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期待,全情投入。两个妈妈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可是最近频频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的分歧,可能多少对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添了一丝裂痕,毕竟,谁不愿意和自己一个观点的人聊天,谁愿意和一个不一样的人辩论呢?
作为旁观者,我听了一个人的陈述,也想了一下另一个人的状态,也就明白了她们之间为什么会有这种分歧。这种观念的差异,和周围的环境、条件、际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细分析下来,这又会变成另一篇很长的文章,今天我只想说,这样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朋友呢?我的感觉就是,如果朋友之间依然有了价值观的分歧,那么就不要不停地劝说对方与你一致了,朋友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陪伴,可是因为空间时间的距离,朋友的关系会逐步的平淡,当彼此的分歧越来越大时,我想的是也许就让它慢慢地变淡吧,大家不再一个环境下,彼此可以连接的纽带越来越少,这时候,我们就好好地纪念过往的经历即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了,我会想念曾经的朋友们,可是我也知道,一旦大家不在一处,那么我们的感情就真的会慢慢的冷却下来,然后变成回忆中的一丝温暖就很好了。
今天说的有点语无伦次的,呵呵,那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