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德高望重的老大姐介绍了一个小伙子来买房,电话联系完之后约见面。
是东北在郑州的九零后,有着东北人特有的高个子和浓浓的东北腔。暂且称他小高吧!
第一次买房,对郑州也不太了解。听完诉求之后我找了两个对东区非常熟悉的地产朋友,按照他的要求沿着东站方圆五公里之内开始寻找房源。
时间恰逢臭小子期末考试,因此带看的事情完全交给了地产中介小陈。
在前天看到一套心仪的房子之后,今天上午小高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他现在已经跟卖家签订合同了。
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合同都已经签了,怎么我们都不知道。
细问之下才知道,看中房子当天晚上小高就去找了卖家电话(不要问我怎么找到的,只要你想找总有办法找得到)然后自己联系了卖家。
并且在第二早上就跟卖家交了定金签了合同,在没有第三方监管的情况下。
我听了之后,想了想,觉得年轻人做出这种事情也不算奇怪。
这就是赌概率,百分之五十可能双方会愉快的进行交易,也有百分之五十几率发生纠纷损失惨重的可能。
成熟的人最重的特征就是不会去赌概率。
话说到这儿了,我很好奇小高打电话给我做什么,既然你们已经隔过中介签过合同了,再来找我总不会是来补交中介费吧?
原来小高联系卖家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卖家他是通过中介看的房子。
卖家在签完合同后去销售处,才发现小高是中介带来的客户。毕竟是把房子委托给了中介,心里对中介略有歉意,就询问小高是否是通过中介来看的?
小高接了业主电话之后担心中间交易环节,第一次买房子,对流程不太熟悉。
所以电话询问我卖家那边追问他是否是中介的客户,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
我听完后问他:你想要一个什么的结果?
他:我就想一分钱中介费都不出。
我:那你不出就行了,又没有人追着你要。
他:那不行啊!他们把我姓名电话登记了。
我:他带你看房子,登记姓名电话是工作流程,你不给中介费他们又能拿你怎么着啊!
电话那端小高沉默了一会,挂断了电话。
我想起去深圳投资房产的懂懂老师说过,他每次买房子都在中介费基础上再加五千块钱。
结果就是中介在卖家那里把房价谈低了五万,五千换五万,这才是真正懂得房产交易的人。
省万把块的中介费然后跟卖家原价成交,这账算的有点糊涂。
只要是需要过户的房产,签合同并不是交易的结束,而是开始。
中介的作用并不只是带看房子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保证买卖双方的利益和交易流程的顺利进行。
后续的迁户口,过户更名,办贷款每一项都牵涉复杂。
就拿贷款一项来说,目前市面上利率有上浮30%的,也有上浮10%。贷款百万还款三十年的房子,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专业的房产投资者都会有几个中介朋友,一是及时掌握房产市场动态和优质房源信息,二是在房产变现的时候有人全力帮忙。
欧神说过,每一个认真捣腾房子并能在房产上持续挣钱的人都能经营好一家企业。房产交易中各个环节都有可操作的空间,虽然在目前形势下空间越来越小。
挂了电话,我也没太往心里去,财富是流动的,这里损失了那里还会收回来。
老话讲:吃亏是福。
不过小陈很是气不平,想想也能理解,这么高温天气一趟趟跑的。
我寻思着转个红包给他,毕竟是我的朋友介绍过来的客户。
当然我不会去找老大姐说这个事,人家给咱介绍客户也是一番好意。
还没等我思考好,小陈来电话了,卖家心里过意不去主动跟他商量中介费的问题。
我非常理解这个业主的心情,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越是有钱人越尊重底层人。
有修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洞察人性。
为什么会出现陌生人恶意行凶事件?因为人性最恶的那一方面被激发出来了。
所以尊重社会规则,该让步时就往后退一步,不逼迫别人其实是保护自己。
事情到这里,我捋了一下,先是这俩人背着我们签合同,按理说他要是不告诉我,短时间内我是不会知道他们成交的。
他们达成了协议,两个人又分别都担心不给中介费会不会造成什么麻烦?
心理上过意不去。
看来是两个善良的人,占了便宜又不能心安理得。
这个情况在房产行业内是不多见的,因为买家和卖家才是真正的对立面,不然这市场上浩浩荡荡的中介大军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那既然都不好意思了,就说说给多少钱吧!
再跟小高通电话,他的态度转变了许多,说他并没有打算一分钱都不给。
我想了想,估计是老大姐教育他了,这样办事的年轻人是要教育教育。
最后,转了一千块给小陈算是辛苦费。
这一千块钱很值钱,在卖家面前得到了认可,在介绍人老大姐面前有了个交待,自己内心还觉得自己是个有情义的人。
人啊!不遇到事的时候,谁也看不明白谁。
比如我,因为没有得到一句谢谢,所以写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