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1
前两天跟朋友闲聊。
这个朋友在一家国企上班,她觉得每天重复那些工作,挺无聊的。然后她问: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有趣一点?
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答,随便敷衍过去了。而且我觉得“有趣”这个词,早就被滥用了。什么人都声称自己很有趣。
不过我今天忽然想明白了,有趣的人之所以有趣,不是因为他干了多么了不起的事,也不是因为他有多奇葩,而是因为他身上有“弧光”。
2
一个有趣的人,就是自带弧光的人。
弧光是啥意思?“人物弧光”是电影编剧经常使用的一个理论。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物最能打动人心的时刻,是他身上发生剧情“反转”时,观众看到的让人物“升华”的东西。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转,一个是升华。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里,徐峥饰演的药贩子,一开始只是个卖印度神油的。吊儿郎当,还有点色。后来为了挣钱还债,他开始从印度那边倒卖治白血病的药。
后来,这药贩子看到那些病人艰难的生存状况,决定以很低的价钱把药卖给他们。甚至贴钱帮他们走私。到最后,还被抓了起来。
从为了自己挣钱,到为了给病友治病不惜犯法被抓,这就是人物身上的性格反转。而在这个意外反转的过程中,观众感到人物得到了升华。这样的人物,在电影编剧那里,称之为有弧光的人物。
3
套用在现实中的人身上,弧光也是存在的。
有时候我们觉得一个人有趣,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他身上散发弧光的时刻。
我有一个同学,他现在是一个工程学博士,研究的是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质之类的东西。我见过他的博士论文草稿,摞起来差不多半米高。但他私底下是个资深的摇滚乐迷,平时自己还写诗。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就是一起踢球听“大门乐队”才认识的。
这样的人,我就觉的挺有趣。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反转”。为什么反转的情节最能打动人?因为我们平时看待世界,都是带着标签的。我们总是以某种固定的思维来判断别人。当一个人忽然展现出另一面,跟他平常看起来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说:哦,原来他还有这一面,有意思。
很多人都认为王小波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人。他有趣在哪里?
首先,他打破了那时人们对于“传统文学”的印象。
在九十年代,中国流行的文学,要么是乡土文学,要么是先锋文学,再有就是伤痕文学。但王小波跟这些作家写的东西都很不一样。他的小说,在当时也被誉为文坛最美的发现。
其次,更重要的,他打破了人们看待“作家”的标签。
王小波写小说,同时他还会编程。他是中国最早使用电脑的那一批人,他还预言电脑这玩意迟早会改变一切。
他不但会编程,还是个“情圣”。他写的情书,让我看了都脸红心跳的。无敌。
4
如果你觉得“人物弧光”理论还算靠谱,那么我就可以回答开头的那个问题了: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第一步,找到你现在的标签。
你觉得一个人有趣,正是因为他身上的固定标签,在某个瞬间被打破了。
反过来也是成立的。你想要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你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要想,在别人眼里的你,有什么标签?你得找到这个标签,然后想办法打破它。
这里关键在于,你在别人眼中的样子,而不是你自己以为的样子。你得有认识自己的能力。
第二步,发展一个能打破标签的兴趣和技能。
能打破别人对我们的固定标签的,不在于你做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而在于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你的反转。
比如你是个看上去比较柔弱的女生,你可以发展一些“硬核”技能。跑全马。跆拳道。考个潜水证。参加高原徒步登山活动。诸如此类。
如果你是个朝朝暮暮的上班族,是别人眼中特别商务的人士,你可以培养一些“无用”的爱好。研究一下爵士乐啊,日本文学啊,手冲咖啡,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什么的。
第三步,在一个适当的时机,让他人看到你的弧光。
请保持低调。
别到处嚷嚷,说自己是个很有趣的人。拜托。
做好自己的事,然后让别人来发现你的不一样。
能不能实现剧情反转,还是要等待机缘的。在现实生活中,编剧帮不上忙。
5
最后想说的是,成为一个有趣的人,绝对不是为了迎合别人。
让自己变得有趣,其实是实现自我潜能的过程。在你的剧情反转,打破别人对你的固定标签时,也正是你自己走出舒适区的过程。
说到底,别人对你有固定标签,那是因为你在那个标签里呆的太久了。
今天早晨,我又看到了关于范雨素的文章。再看一遍她的人生经历,还是让我很感动。
一个育婴嫂,钟点工,单亲妈妈,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在北京的郊区。出生贫寒,被男人家暴。离婚后又被老家的传统道德习俗放逐。
就是这样一个很苦的女人,坚持几十年阅读,写作。
写作也不是为了成名,只是单纯地喜欢写,把自己内心的东西表达出来。如此而已。
但是你看,她写得多好啊。她的文笔让多少特稿记者都汗颜。如果你看过她的文章,你就会相信,她不仅有趣,还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有些人,成为一个有趣的人,纯粹是因为坚持自己的一点点小癖好。比如旅行,登山,或者写作。
坚持去做一件打破标签的小事,你也一定能成为一个自带弧光的人。
至于别人怎么看你,无所谓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