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运动时,我先尝试每一步都大步迈出,感觉一公里无须迈多少脚步就能走完。
有时小步向前走,会觉得无论是双臂还是双腿都需要不停摆动才能到达终点。
为了控制时间,我决定大踏步前进。
然而,记录显示大步走六公里需要1小时5分钟,而小步前进只需要1小时甚至58分钟。
仅仅是几分钟的差别,数据却狠狠打脸:小步前进比大步向前更快速。原来,自以为是的理解和客观事实有着天壤之别。
有人说,慢下来,才能走得更快。起初不理解这话的含义,毕竟精力有限,时间宝贵,在人人都在追求短平快的年代,却要你慢下来,这话多少会让人费解。
而这次有了切身体会,似乎明白了一点其中的道理。
01
慢下来,才能体会生活
木心先生的诗句广为流传: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读这首诗,让人深深留恋的,是从前那份心境,因为能细细品味,生活中的一切都别有一番风味。
清晨时分,星点已离去,大地在沉睡,唯有早点铺子灯火氤氲,热豆浆上一层温暖的泡泡。
坐火车去看望远方的友人,汽笛声拉得悠长,任由绿皮车走走停停,在每一个小站停靠休憩。
正是这缓慢,把人的一生无限拉长。哪怕短短几十载的生命,也能享受认真而从容地爱一个人的感觉。
把相思写满信纸,让邮筒承接爱的传达,那一封信寄出后的等待啊,如此漫长,又如此美妙。
你能想象五线谱充当信纸的快乐吗,读着他的来信,似乎那是琴键上跳跃的音符,可以朗读、可以弹奏、可以歌唱,就是这样美好而纯净的感情。
02
慢下来,日积月累,才能走得更远
运动这件事让我明白,慢下来,坚持走下去,从量变到质变,要靠时间和耐心。绝非今日心血来潮,用功到深夜,明晚朋友相聚,把酒言欢,就暂且放任自己。
《断背山》的作者安妮·普鲁克斯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安妮·普鲁克斯出生在美国康奈狄格州,母亲是一位颇有才华的画家,父亲经营纺织品生意。
安妮·普鲁克斯从小喜爱阅读,去图书馆时,幼小的她凭借封面的颜色选书,她偏爱浅棕色封面的书籍。
后来她为杂志写小说,也做过记者,创办过报纸期刊。
她爱好写作,每当身处寓所的静谧空间,埋首书本纸笔,安静的时空里,几乎没有打扰,偶尔听到一只羚羊从远处经过,那是她感觉最愉悦的时候。
她说自己喜欢写书,喜欢谋篇组段,喜欢进行创作构思。写短篇小说时,她的修改可达40次之多,尽管耗时耗力,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写完一篇小说。
她却说,“写短篇小说绝对不能犯错误,少了一个逗号都是莫大的失误”。这是真正热爱的人才会有的状态。
即便没有得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她也一直为自己的兴趣而笔耕不辍。半生与文字打交道,真正成名时安妮·普鲁克斯已年逾50。
她虽然脚步缓慢,却从不停歇,那真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03
慢下来,让心灵有休息的空间
蒋勋先生在谈论美学时讲到:心灵就如我们的居住场所,拥挤不堪,疲倦困乏时,难以领略到生命之美。唯有给心灵留出适度空间,有呼吸,有思考,才能对生活有更深的解读。
平常我特别喜欢观察孩子们,在公园,在草地,在小树林,他们的动作多笨拙缓慢,因为时间的流逝对于年幼的孩子还只是一片混沌朦胧,没有真实的体会。
一次,我看见路边一个小男孩,蹲在那里,一动不动。我悄悄走上前,看见他的脚旁是一条毛毛虫,正缓缓地张口吃树叶。
男孩很投入,完全不知道我也站在旁边,我悄悄蹲下来和他一起看。
原来毛毛虫的触角是这样细而长,而它吃叶子也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从一边开始沙沙地嚼,相反,它会在这边吃几口,又挪到另一侧再吃几口,那样子,和孩子吃东西的样子很相像。
我们俩静静地蹲着看了约四十分钟,直到那条毛毛虫吃饱后爬走,我们才散开。男孩跑回外婆身边,而我也继续往前散步。
孩子们眼光敏锐,他们能清晰说出细节,滔滔不绝地谈论全部过程。
因为他们心灵足够沉静,足够包容,山河湖海,花鸟虫鱼,无一不值得欣赏。加上孩子特有的想象力,世界因此变得童趣而生动。
孩子懂得放慢节奏欣赏世界,而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去感受。
记得一个故事,说一位男人,下班从公司回家,开车是半小时车程。
然而每天下班后,他宁愿开一小时的车从另一条小路回去,因为那条路靠海,可以打开车窗,听浪声拍打海岸,看海鸥在低空盘旋,远航的渔船归来,传来声声歌唱。
正是这条多出半小时的路,让他疲倦的情绪得到释放,困乏的心灵慢慢充盈清新的空气。
懂得给心灵留出空间的人,即便是寒灯一盏,饮者二三,听窗外风穿山林,月扫庭院,也能在静谧中品味友情的芬芳、季节的味道。
放慢脚步,给自己留一丝喘息的时间,春见百花夏望月,秋看层林冬赏雪,该是眼中多美的四季轮回。
文/月如悠尘